這是溫水煮蛙的遊戲,首批被捉的是示威者和政治人物,想釋出的訊號是「針對一小撮人」,殺雞儆猴,字數有限,不贅。言猶在耳,一些敢言的媒體被全方位整頓,單計主流媒體如有線(1097)旗下新聞部要員總辭、香港電台《鏗鏘集》編導蔡玉玲被檢控⋯⋯
最新就有《蘋果日報》母企壹傳媒(282)大股東黎智英被保安局凍結所持有71.26%股份,以及他所擁有的3間私人公司於本地銀行賬戶內的財產。
整頓好政治反對派和監察政府的媒體,遊戲就到「鬥地主」,上演像毛澤東於50年代的土地改革運動,把地主的土地沒收。
政府繼4月初使用《收回土地條例》向長實(1113)和恒地(012)收錦上路地皮,5月就向新地(016)和新世界(017)亮劍,把元朗和粉嶺的私人土地沒收,聲稱要興建資助房屋,四大家族人人有份。除了地產商,那些因2019年而聲名大噪的元朗鄉紳也不能倖免。
現在的政權根本不是走論功行賞模式,鄉紳莫以為自己可以複製1967年暴動後,因支持港英政府得到獎賞,獲政府在1972年12月實施「小型屋宇政策」(即丁屋政策),反而是你在2019年瞓身幫拖,最終結果反而是有丁屋大王被ICAC拘捕,又有連祖屋也被政府以《收回》沒收私人財產。
現在《收回》無定向發炮,無人摸得清政府收地的思路,因為政府收的不是長時間無發展的土地,而是一些明明已經規劃好的土地,似乎沒有邏輯可言,表面上站在道德高地,實際可能是下馬威。
對內,香港政府和紀律部隊早被架空,雖生猶死;對外,搞了政治人物、傳媒、商家、鄉紳,下一個目標會是誰?看過某黨歷史的,似乎不難猜到,這個社會除了有牌爛仔,還有一些活躍於地下經濟的無牌爛仔,以後香港的12點後誰來話事,你話呢?
電影《大丈夫》中「九叔」與一班死黨偷偷到夜總會玩樂,豈料一班老婆殺上門突襲,「九叔」為幫兄弟逃走,犧牲自己。回看今天的香港,誰是「九叔」?你們玩樂之際,又有沒有珍惜過「九叔」?你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九叔」?
十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