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力號成功製氧 美領先競賽

毅力號成功製氧 美領先競賽

2020年稱為「火星年」,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發射火星探測器燃料需要最少,故阿聯酋、美國及中國都發射火箭探索火星,同樣在今年先後到達,但目標各有不同。目前以美國毅力號(Perseverance)取得成果最驚人,首次成功在火星升起無人直升機,又成功在火星就地取材製造氧氣。

阿聯酋希望號率先抵軌道

阿聯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Hope)率先在今年2月9日抵達火星軌道,它不如中美的火星登陸器,只在火星軌道運行至少一個火星年,相當於地球上687天,主要研究火星空氣和水份流失的原因和過程。美國毅力號則主要尋找火星古老生命(微生物)迹象,毅力號重一噸,每天可自動行駛200米距離,配備19台相機,兩個麥克風,可捕捉錄製火星上的聲音。據悉,毅力號的控制者是工程師嚴正,他來自台灣。歐洲航天局(ESA)的火星車2016年曾登陸火星失敗,料明年再次嘗試。

以目前成果來說,毅力號已刷新很多世界「首次」。毅力號首次直接登陸火星,沒有先圍繞火星轉動;登陸地點亦首次選擇耶澤羅隕石坑,難度極高。今年4月,毅力號帶去火星的無人駕駛直升機「機智」號於19日和22日在火星試飛兩次,創歷史紀錄。其後,毅力號亦宣佈成功在火星上就地取材製氧,利用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製成五克氧氣,大致相當於宇航員在火星上呼吸10分鐘所需的氧氣,外界相信為人類將來前往火星增添一分希望。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