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嘆富經驗人才移民 趁機促引入海外醫生「慳錢慳時間」

醫管局嘆富經驗人才移民 
趁機促引入海外醫生「慳錢慳時間」

【本報訊】本港醫護人手長期不足,人才流失從未間斷。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留意到有醫管局員工移民情況,而離開的通常都是有經驗人才,醫管局會緊密留意。政府計劃免試引入海外醫生,引起極大爭議,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認為引入海外醫生好處是其在海外自費培訓,節省政府公帑,形容做法合情合理。

高拔陞昨日在商台節目上表示,留意到醫管局員工有移民情況,離開的都是有經驗人才,「成個社會好多嘢變化緊,我哋都會好小心呢一方面,事實上有人選擇移民、選擇離開醫管局,都係比較有經驗嘅同事,更加會小心,嗰啲係有經驗嘅人才」,局方會密切留意。

■本港社會形勢越趨惡劣,不少醫護均考慮移民。資料圖片

稱已準備福利方案挽留

出席同一節目的范鴻齡則指,醫管局已有方案挽留人手,包括增加福利等,方案會適時推出。

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指出,工會未有統計過相關數字,但在其認識的人之中,有約三分之一有想過或準備移民,「多數都係護士同物理治療師,醫生要轉個牌,唔係咁易走,管理層就更加少人走」,他們打算移民的國家包括加拿大、台灣、英國、澳洲等。

政府建議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引起爭議。范鴻齡認為立法引入海外醫生好處是他們在海外自費培訓,令政府節省很多公帑,形容做法合情合理,「同學外去讀書、修讀醫科,理由係因為香港醫學院學位不足。香港醫學院每一個畢業生,政府要津貼幾百萬先可以畢業,𠵱家呢班同學自費到外國修讀。修讀完畢後,如果佢哋有心服務香港,又有呢個資歷,我哋又人手不足,點解唔可以要求佢哋返嚟?」

高拔陞亦認為,人才培訓需很多時間,但「醫管局好缺、好缺人,365日都請緊人」。高又指免試不一定對醫生水平沒有保障,「係一個好有保障性嘅設計。如果一個海外港人喺醫學院畢業、喺海外有註冊,如果他嚟香港嗰時仲未係專科醫生,至少要接受六年嘅培訓,六年培訓後要起碼再多五年喺公營機構服務,即是最少都要11年。我相信一個同事,如果我觀察咗他11年,嗰個評核無論如何都唔會比一次考試差。」

他又指出,醫管局的年輕員工毋須擔心工作機會,「肯定香港培訓醫科畢業生會請晒」,現時全世界都在爭取醫護人才,本港亦要平衡,要有合理吸引力,認為政府建議是合適安排。

高拔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