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泰港龍航空一架原定飛往高雄的客機,去年1月起飛前撞向一輛牽引車,飛機前起落架因而受損。事件中雖無人受傷,但被民航意外調查機構列為嚴重事故並展開調查。完整調查報告顯示,港機工程的地勤人員在未確認客機已啟動停放煞車系統,及未在前起落架輪胎前放置輪擋下,拆開連接飛機與牽引車的拖桿,導致意外發生。報告批評相關人員未有遵照守則工作,事故涉及人為因素,建議港機加強培訓。
民航意外調查機構報告昨日公開,報告指,當日下午約4時,涉事客機由一輛牽引車帶動,在機場N66泊位推後至B7滑行道,準備起飛前往高雄。機組人員按程序啟動兩個引擎並將之設置為怠速狀態,但當飛機處於滑行道中心線,地勤人員未確認客機有否啟用停放煞車系統,亦沒有放置輪擋,就斷開連接飛機的拖桿,飛機因此緩慢滑行向前並撞上牽引車。機上有13名機組人員及269名乘客,事件中無人受傷。
報告批評,當日共有三名地勤人員涉及事故,包括一名指揮員、一名監護人員和一名牽引車司機。按照流程,他們應先確認停放煞車系統的啟動燈號,並放置輪擋後才將機體拖後,但指揮員和監護人員未檢查清楚便移動客機,沒遵從標準程序。
報告續指,守則疑未有列明由牽引車司機預備輪擋,故該司機並未攜帶,其後監護人員亦未能在附近尋獲港機提供的輪擋,最終指揮員決定照將客機拖後。地勤人員在訪問反映,過往如輪擋數量不足,便索性不放置,報告建議港機加強監管。
事故亦涉及多項人為因素,報告引述一名指揮員透露,他目睹監護人員拆除連接牽引車的拖桿,便疑因朋輩壓力立即斷開連接飛機的一邊,駕駛艙當日更疑因通訊系統失靈,沒有接收啟動停放煞車系統的指示,報告質疑地勤人員之間溝通不足,嚴重影響決定的準確性。報告總結建議機管局修訂操作手冊,要求所有地勤公司須在起落架前放置輪擋,港機亦須加強地勤培訓,確保人員按照守則。
港機回應本報查詢時透露,一名維修員在所述事故中嚴重違規,經調查後已被解僱,港機已全面審視處理航班離開港口程序,並採取措施避免意外重演,包括確保有足夠安全輪擋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