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友邦(1299)今年首季新業務價值為市場帶來驚喜,加上內地金融股狂奔,帶動中港金融股昨日落鑊,恒指借勢重返兩萬八大關。友邦飆逾6%,連同滙控(005)、平保(2318)及建行(939)協力齊升,四股貢獻恒指274點。恒指最終倒升308點,收報28027點,成交1,508億元。
分析指,在中港經濟復蘇勢頭良好下,保險業務的增長有憧憬空間,另外通脹呈上升趨勢,將推動投資者將資金部署息率較高的內銀,市場資金料持續流入金融板塊。
友邦昨早公佈今年首季業績,按固定滙率基準,新業務價值上升19%至10.52億美元;新業務價值利潤率上升4.5個百分點至61.6%;年化新保費增加10%至17.03億美元;總加權保費收入增加6%至96.63億美元。友邦績後最高見103元,收升6.3%,報102.2元;個股帶動恒指172點。
大行普遍看好友邦前景,最牛的大摩予目標價130元,潛在升幅逾27%。大摩報告預測,友邦全年新業務價值達34.08億美元,新業務價值利潤率達53.3%。高盛及花旗均予目標價116元。高盛預期,友邦第二季保險銷售將加快,另外利潤率會推動全年新業務價值增長。該行提到,由於訪港內地客自去年第二季起跌至零,基數效應下,料公司香港新業務價值增長的拖累會稍為減輕。
其他金融股各有升勢。滙控走高近2%,報48.75元;平保及建行各彈2.5%及1.8%,分別報81.2元及6.23元。國壽(2628)A股飆逾9%,H股跟升3.1%,報15.9元。
光大新鴻基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表示,昨日銀行、券商、保險等板塊在內地股市升幅顯著,利好本港上市的金融股氣氛。市場預期通脹升溫下,部份投資者亦關注資產會否縮水,繼而部署抗通脹的資產,如石油、金屬原材料等股份;以及將部份資金買入派息水平較高的股票,包括息率達5至6厘的內銀股。他又指,現時均是買入內銀及內險的時機,前者着重穩定的利息收益,後者就博估值反彈。
市況轉好下,北水淨入規模增至近47億元,並力撐美團(3690)、騰訊(700)等科技股。美團為最多北水淨買個股,全日有10.8億元,惟股價仍跌3%至244元;騰訊有7.5億元淨入,股價稍為走高0.5%。
總結全周,恒指累挫583點或2%;連跌三周累挫1,051點或3.6%。對於港股後市,華盛証券證券分析師聶振邦不感樂觀,因5月份投資氣氛較差,市場焦點放在負面消息,產生較大沽壓。他指,目前未能肯定美股是否靠穩,若然美國科技股持續遭拋售,恒指亦將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