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俊:兩層投訴法官制僅「花瓶」

謝偉俊:兩層投訴法官制僅「花瓶」

【本報訊】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昨討論司法機構建議的兩層處理投訴法官機制。向來鼓吹司法改革的民建聯葛珮帆、周浩鼎等表示歡迎,反而本身為律師的建制派謝偉俊(圖)批評機制是「花瓶」,聲言對其他建制派收貨感失望。

按當局建議,兩層處理投訴法官機制,是先由多於一名高院法官組成專責法官小組,調查針對法官的投訴,然後交由終院首席法官領導、成員包括法官和公眾人士的諮詢委員會監督和覆核,最終由終院首席法官決定。葛珮帆形容新機制是好事,並問及司法機構如何界定不是「瑣碎無聊」的案件、諮詢委員會提交審視報告的範圍限制等。新民黨容海恩則關注諮詢委員會內的公眾人士比例等。

謝偉俊明言不滿意改變幅度,「兩層機制其實係一個『花瓶』、冇實用,我唯一失望嘅,就係嗰啲立法會議員,尤其是係嗰啲一向好強調話要喺呢方面做改革嗰啲,咁快收貨」,認為建議敷衍議員,因「法官手握投訴過程中的頭門及尾門」。

回應如何界定「性質嚴重、複雜、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案件時,司法機構政務長梁悅賢稱,相信「好多公開嘅媒體已經界定咗出嚟」,認為公眾不難分辨,又指諮詢委員會的公眾人士以個人身份獲委任,無政治背景,會是獨立、有公信力人士,雖然法官佔多,但公眾人士比例亦不少。

張舉能將訪京晤最高院院長

至於早前被中聯辦批評為「反華政客」的大律師公會主席夏博義,昨被傳媒追問有否辭任公會主席的壓力,以及會否約見中聯辦溝通時指沒有補充。

另外,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將應最高人民法院邀請,於本月18至21日到北京訪問,是上任後首次,出訪期間會與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首席大法官會面,並參訪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和北京互聯網法院,亦會禮節性拜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廳及法制工作委員會、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高等法院首席法官潘兆初、高等法院上訴法庭法官朱芬齡及司法機構政務長梁悅賢會陪同訪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