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N太追星,為Mirror瘋狂之後,左丁山覺得係時候香港要出現新一代偶像咯!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四大天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興起後,至今仍是紅館霸主,後生一代只有陳奕迅可以挑戰,但陳奕迅都步入中年啦,年紀同N太差唔多,香港啲年青新星去咗邊?等咗咁多年,卒之有Mirror出現,希望佢地能夠維持起碼十年八年,乘勢帶起更年青一代。
廣東流行歌自70年代初由許冠傑帶起,續現了羅文、張國榮、葉振棠、葉麗儀、梅艷芳、甄妮、譚詠麟等等,之後有四大天王,樂隊有Beyond、太極、達明一派,締造了香港流行文化黃金一代,充份顯示香港人之創意及活力。1997之後,新人漸少,梁朝偉至今仍是大明星;香港創作力呆滯不前,孰令至此!再講又要畀特首講話係政治化咯,無論如何,有位老婦伍小姐話過,放棄一代年青人,殊不知老人家有乜資格放棄年青人?當姜濤老到麟伯咁樣之時,麟伯一代已無人記得。
Mirror佢地紅咗,最近電訊盈科(008)開股東大會,曾經年輕過嘅主席中年人李澤楷表示:ViuTV在過去一年無論收視及廣告均有所上升,第一步係注重年輕人方面做切入點。好多人講過畀左丁山聽,今天之年輕人嘅電視台係ViuTV,TVB係老人家電視台(特別係女長者),N太睇ViuTV,佢奶奶睇TVB,市場有明顯分別。前些時中大師弟渾水在蘋果寫過,錢在老人家手上,覺得TVB可能冇口碑,有實惠。
渾水年輕得緊要,在中大比銀行見習生Y(現已成為年青賓架)還要低一年,但已經成就非凡,好快就會將左丁山呢類中大老鬼淘汰出局。渾水觀察得啱,老人觀眾嘅荷包有錢,年青一代嘅講實力係差啲嘅,但渾水係中大經濟系師弟,知道有一個概念係「消費傾向」(Propensity to Consume),老年人在今時今日香港,連滙豐都會唔派息嘅時代,唔輕易打開荷包使錢嘅,其消費傾向會低過年青一代;年青人有大把波鞋T恤運動用具要買,左丁山一類人早已買夠,點會再輕易入貨。廣告商在電視台賣廣告,要留意呢一點。美國電視收視率調查,除咗講整體人數,還要講年齡分佈,有正確demo(25-54歲觀眾)先至係好嘢,60歲以上觀眾係有多啲可支配收入,但會否消費就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