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處理輕生個案未曾失手 鄺俊宇求警放行被拒 遺憾沒與梁凌杰對話

自言處理輕生個案未曾失手 
鄺俊宇求警放行被拒 遺憾沒與梁凌杰對話

【本報訊】前年6月15日反修例運動期間,35歲男子梁凌杰在金鐘太古廣場高處棚架掛上標語,其間墮樓身亡。時任立法會議員、註冊社工鄺俊宇當日到場時目睹梁的身影,多番請求警方讓他接觸梁以協助勸阻,惟遭拒絕。死因研訊第五天,法庭傳召鄺出庭。鄺自言過往「處理輕生未試過失手」,惜終未能幫忙,「最大遺憾係由頭到尾都唔可以同佢講到一句說話」。他相信如可跟梁對話,或會令事件有好的發展,但坦言無法判斷警方拒絕他見梁的決定是否合理。他在庭上一度哽咽,慨嘆道:「如果當時我可以同佢講到嘢,會唔會可以避免悲劇發生?但呢個世界冇如果。」

■鄺俊宇昨在庭上指相信如當日可跟梁凌杰對話,或會令事件有好的發展。王子俊攝

鄺俊宇於作供時將梁稱呼作「凌杰」。當日下午3時許,正在立法會工作的鄺得悉政府將暫緩逃犯條例修訂工作;同時他接獲市民求助指「有位朋友喺太古廣場四樓出現」,希望他提供協助。鄺認為其身份到場或能緩和情勢,加上事發位置在附近,故立即前往現場。

死者梁凌杰

鄺:未能判斷警決定是否合理

鄺坦言當日從不知梁的身份或姓甚名誰,只知對方是個企圖輕生的香港人。鄺從網上消息知悉,梁在太古廣場掛上橫額,得知他或想「以死明志」,鄺認為「不能接受有人因為呢件事失去生命」,故即使「唔知可以做啲咩,但都去咗先」。

下午4時許,鄺到達四樓封鎖工地外的行人路,他曾透過花叢目睹梁的身影,並在封鎖線外向一名傳媒聯絡組女警指:「我想過嚟幫手,我係註冊社工,我相信我嘅出現同協助會幫到手。」但約10分鐘後,該女警轉達上司的話,拒絕鄺的請求,並告知已有談判專家處理,又解釋封鎖範圍內不適合讓他勸說或溝通。鄺請女警再嘗試向上司請示,其間多番向她及其他警員指「我覺得我可以幫到手」、「盡量試試啦」,惟一直未有消息。鄺昨指,未能判斷警方拒絕其會見要求是否合理,但他自言是社工,只盼警方能容讓他發揮作用,對於請求被拒感可惜。

最後一名接觸梁的談判人員警司林景昇曾指,若註冊社工沒受過危機談判訓練及不了解當事人背景,未知會如何刺激當事人,對談判沒幫助。鄺則透露,自他24歲當選元朗區議員以來每年接獲逾千宗個案,不乏有街坊危站情況,他曾好幾次與事主溝通,並成功勸服對方返回地面。鄺又指過往有警員在場與他合作處理,甚至向他表示謝意,一般在談判專家到處前已解決事情。

■警司林景昇認為談判人員拒旁觀者接觸當事人做法合理。

睹梁墮樓崩潰 「跪咗喺地」

鄺又相信如可跟梁對話,或會令事件有好的發展。研訊主任接續問鄺,有否想過能成功說服梁,鄺只謂:「最大遺憾係由頭到尾都唔可以同佢講到一句說話。」鄺另表示當日不知梁手上持有甚麼,惟相信無論如何梁都不會傷害他,又指社工知識可助他做出適當判斷,「冇嘢重要得過救人」、「初衷初心係咁」。鄺說:「最大嘅心願,係大家都平安。」又謂:「唔好發生啲咩事,唔值得啊。」

眼見留在平台未能幫忙,他遂前往太古廣場對面的行人路,「至少可以望到佢(梁)」。他當時相信「能夠做嘅嘢就係嗌上去」,故嘗試向四樓大喊「你冷靜啲,落返嚟先講」但不奏效,附近途人紛紛謂:「聽唔到㗎,冇反應。」眼見徒勞無功,鄺下午約5時折返平台,在封鎖線外望着梁的背影,「望到都好啊,但發揮唔到作用」。鄺指梁一直靜止不動,現場有途人朝梁大喊,但梁沒回應。

鄺一直留守現場,直至聽見有人說「好似跳咗落去」,他形容「事件突然變化」,故馬上跑回地面。鄺在庭上用手指劃,憶述當時在五米外看到跌落在救生氣墊旁的梁凌杰。他形容當時「腦海一片空白」,沉思一會後哽咽道「喺現場情緒崩潰」、「跪咗喺地下」。鄺其後趕往醫院看梁,「我多麼希望係冇嘢」,惜其後得知梁已離世。

案件編號:CCDI481/19

梁凌杰死因研訊

第六天預告

將傳召消防員作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