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季GDP按年升了7.8%,有專家分析指扣除貨物淨出口的話,增長大約是零,再扣除服務淨出口的話,只計算所謂「內需」,增長更明顯是負數。言下之意,是第一季高增長僅為虛火,不足以維持。這篇題為《本港增長離奇高 扣除出口實負數》的文章,圖文並茂,網上廣傳。
看到這個分析,只覺奇怪,因為根據政府公佈的數字,按年第一季消費有增加,政府支出有增加,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也有增加,既然三者都是正數,無論如何加在一起,總不能得出負數吧?
文章提到投資增長,指「佔近兩成的投資按年縮16.4%,一反去年末季的增3.6%,為GDP各項中表現最差的」,但官方數據,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是增加了4.5%,而非下跌。這個跌16.4%,原來是扣除了「存貨增減」的結果。只是文中提到的3.6%,卻是未有扣除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兩者根本不能比較。再者,香港第一季存貨大跌,意味着生意好轉,始終是好現象。這計法雖有戲劇效果,但語焉不詳頗為誤導,令人有第一季香港經濟轉差的錯覺。
此外,這個剔除貿易看GDP的方法,對其他經濟體或有意義,但香港畢竟是個轉口港,出入口數字改善,無論如何也是好消息。只看「內需」,是雞蛋裏挑骨頭,為鬧而鬧而已。
曾國平
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