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程良藥:我其實好喜歡步行(高耀鈞)

心程良藥:我其實好喜歡步行(高耀鈞)

早前在講座中,跟一眾保險從業員分享心臟健康訊息。會上有人問及我在個人生活上,如何保持健康。我的回答是:「我喜愛步行。步行,其實是很好的運動。」

看過一本武俠小說,提到一位捕快,他的格言是「能站的時候不會坐,能走的時候不會站!」這樣才能讓他常在警醒狀態,遇見敵人能夠迅速反應。

我只是一個醫生,又不懂武術。然而,從他身上學到:「能夠步行便不會坐車!」平日來回診所和出入不同醫院甚少自駕,大多數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尤其是地鐵。除了更準確預計到達時間,還能讓我多行一段路。

步行,除了對身體有幫助之外,也能讓頭腦可以放空休息。一邊行,一邊留意身邊的人和事,往往有很多有趣的新發現。

鼓勵病人多步行,從一小步開始

不少病人平常甚少運動,在疫情影響下,活動量就更少,令體能明顯下降,一上樓梯或行斜路就容易氣喘。

我總是鼓勵他們,真的要多動!「活動」,要「活」便要「動」!不過,不要一下子就訂下很高的目標,身體承受不了,就會容易放棄。其實只需踏出一小步,多步行便已經不錯。更理想的,是把運動融入生活,讓運動成為習慣。覺得缺乏時間運動的朋友,可以在生活中作出小改變:下班時提早一個站落車,或者回家時提早幾層樓出電梯,就是讓自己要多行走。若是持之以恒,就好比每天為健康儲錢一樣,這是無價的!

每日步行一萬步,是否已經足夠?

現在很多人使用智能手錶量度步行的步數。一般建議,每日行一萬步便已很好。當然,日行一萬步比完全不行應是好的;但也需要視乎步行的質素。如果只是在商場逛街,慢慢的行幾步便停下來,行了一整天也能累積幾千步,然而這個運動量其實很低,可能銀包的消耗會更大!最好的步行運動,是行走的步幅比較大,速度也要快一點。如果能連續步行至少30分鐘,覺得有點氣喘和流汗便更好。

醫生也是人,也會疲倦想少動一點,尤其是天氣炎熱,穿着西裝恤衫領呔在街上步行,很容易便汗流浹背。我常常提醒自己,做人要言行一致,不要「大隻廣」,既然建議病人要多步行,自己也要做得到。

高耀鈞 心臟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