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年男人點會咁容易飲醉?

西遊記●中年男人點會咁容易飲醉?

我不是看見MIRROR演唱會洗版,便會突然迷上姜濤的人。雖然,我不是衛志豪。看完《奇蹟的燒肉店》,也沒有特別想幫襯牛角。是《醉美的一課》(Another Round),一散場,立即想飲酒。飲大量酒。我今年四十三,跟電影中的男主角,應該差不多。有妻有女,也跟男主角的家庭狀況相當接近。他要靠酒精振作,難道我又不是?

我的父親有七個兄弟,八個人也瘋狂地喜歡飲酒。懂性以來,一直抗拒飲酒,覺得飲酒是很老餅的一件事,飲到半醉大大聲胡言亂語又太似阿伯,尤其討厭一家人食食吓飯要幫手落樓下士多買大啤,因為雪櫃的一打藍妹已經飲清光。即使,去到士多,可以順手買支玻璃樽裝一公升可口可樂(較年輕的讀者們,應該未見過)。

父親過身前 像有先兆飲到斷片

直到入讀大學,自覺是個成年人了,滴酒不沾,好像有點幼稚。第一步,是嘗試較易入口的Diamond Black,還有KGB。不要取笑,那曾經是潮流,跟LA Gear、Boy London、York,一模一樣。去七仔買一支,拿住,在尖東海傍飲足一晚,是人生必經階段。慢慢,轉飲比較正常口味的啤酒;慢慢,開始飲紅酒白酒清酒威士忌;慢慢,開始怕死開始提醒自己別一口氣飲太多;慢慢,便老了。

酒,飲過不少;醉,記憶中只是出現過好幾次。父親過身前一晚,陪朋友去speed dating,我像早有先兆地喝到完全斷片;他過身後,我跟叔伯們做節,第一次確實感受到父親已不在,醉到在油塘街頭大哭。離婚前,幾乎晚晚一個人在家清一支威士忌,也未醉過,是要跟朋友見面,才醉到在生日會一路喊一路唱《三十日》,醉到在戲院一路看《少年滋味》一路忍住嘔吐。是親身經驗,一個人飲酒,醉極有限,是要你一杯我一杯,才容易完全失控。看《醉美的一課》,四個中年教師,私底下會談心會飯敍,忽發奇想,想做個實驗,證明飲少少酒有助提升工作表現、婚姻狀況、生活質素,以為大家成年人不會出事,結果,每次飲多少少,每次飲多少少,最終一飲不可收拾。我明白大部份,不明白小部份。

二十年前,看《美麗有罪》(American Beauty),沒法產生共鳴,終於來到有朝一日,很明白Kevin Spacey為何看見女兒的漂亮同學後,會努力入車房舉鐵。世界會變,而且,變得太快,人類未必追得上,便有可能被淘汰。像《醉美的一課》男主角,在中學教歷史,學生個個上堂玩手機,他教得很冇癮,便馬虎。可惜,他是僱員,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才是僱主,僱主可以不負責任,僱員不可以。換了在他初入職的時空,老師大晒?今日,世界變,家長自發組隊作出投訴,老師教書要被迫教得活潑一點互動一點有型一點,要取悅受眾,像個男子偶像團體的成員。

如果,在家庭,活得隨心,或者,還可以抵擋工作上的不如意。可惜,要滿足太太的需求,比滿足學生們的考試成績,更困難。一個樂於平淡,另一個還在憧憬激情,做丈夫的刻意浪漫一次兩次,還可以,總不可能個個星期去露營去划獨木舟依然不覺疲累。自私地只顧自己不理對方感受嗎?又要擔心老婆忍不住有外遇搞到家不成家。不靠酒精麻醉一下,根本不知道還可以怎樣過活。

所以,關於《醉美的一課》,我最不理解的,是說到四個大叔好像十幾二十年未接觸過酒類飲品,隨便飲一兩口烈酒,便見效,即時變得風趣幽默,人見人愛。不是的,如果中年危機早早存在,不用聯群結隊找個藉口,才會喝第一口。偶爾喝過的話,身體有記憶,才不會輕易對酒精產生即時反應。好了,如果中年危機最近才出現,又解釋不到為何會有強烈需要越飲越瘋狂,苦到要在超市鬧事,苦到要在開工作會議時一身酒氣,毫無理智,像他們的學生,還停留在瘋瘋癲癲參加飲啤酒賽跑大賽的年紀。

只要有慾望 就有不快樂的理由

中年男人最大的苦惱,是想喝到爛醉也不容易。跟年輕人不同,中年男人太多責任。初出茅廬,養得活自己,已經聽到掌聲;就算不顧生計追求夢想,也不會有太多人夠膽詬病。是活到一定年紀,父母開始年老多病,需要被照顧;子女還未能夠自立,要學樂器要學外語要參加運動隊伍,作為家長,在群眾和道德壓力之下,才沒有本錢任性。同樣是講述四個中年麻甩佬的故事,台灣代表《同學麥娜絲》的優點是更加貼地更加符合現實,壞處是好容易讓觀眾以為只有事業不順境才有煩惱,生活無憂便能夠把所有問題迎刃而解。丹麥出品《醉美的一課》告訴你,即使身在別人眼中的天堂,作為中年男人,就算有份穩定的鐵飯碗,就算有個看似美滿幸福的家庭,要不快,還是可以有很多理由不快。只要,還有慾望。因為,餘下的時間越來越有限。

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快樂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 : 方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