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國第一個載人太空站天和號核心艙,由長征5號B火箭送上近地軌道。這次發射有別於以往367次長征火箭升空,十分有趣的是,天和號上天後不久國內外已無聲無息。一方面是因為天和號並未組裝完成,更未有人駐留,目前頂多只是一顆不載人的偵察衞星。另一方面是給搶去了風頭,那個運載它的用完即棄交通工具——長征5B重型火箭殘骸,卻像妹仔大過主人婆引起全球矚目。這種現象在人類60多年航天發展史上,可說絕無僅有。
自火箭發射三天後開始,外國尤其是英美媒體,言之鑿鑿盛傳長征火箭第二級殘骸,將在5月8日開始的幾天內重返大氣層,勢將威脅橢圓形環繞軌道內幾大洲人類的安全。一時之間仍未擺脫疫情的人們更加人心惶惶,好像墜落地球的將會是一枚核彈頭,實在令人哭笑不得。然而,看笑話之餘,也不能不正視這件小事所反映出的一些現實問題。
首先圍繞着這次爭議,有幾個火箭發射的常識必須先搞清楚。第一、到底為何每年全球數以百計航天發射任務,那麼多火箭殘骸,外界唯獨對這件太空垃圾如此有興趣?因為這枚發射重量878噸的火箭,可以運載25噸物體環繞地球,雖未及登月的土星5火箭,但已是全球第三個可生產如此巨型火箭的國家。而其採用比以前特別的一級半結構,也令留軌的21噸火箭殘骸,比全球絕大部份火箭體積都大。
第二、外媒大量採用「失控」一詞,頗有失實之嫌。任何一個有航天發射能力的國家,當火箭或導彈脫離大氣層後,燃料耗盡的空殼殘骸,必定是無動力的。失控翻滾最後變成自由落體,重返大氣層燒毀乃必然結果。
笫三、美國政府的真實取態為何?整個過程,幾乎都是媒體發聲,華府未置一詞。太空總署只在事後批評中方透明度不足。最權威的軍方只表示密切跟蹤,但早已表示不會將之擊毀。其實懂得看便知道,這是最好的安民告示。假如殘骸真的有巨大威脅,華府豈會冷靜至此?軍方豈會不作為?需知道美國是全球唯一具備多層攔截,並成功摧毀過洲際導彈的國家,擊毀無動力、體積比彈頭大幾十倍的殘骸,簡直易如反掌。
美國官方對此事低調得出奇,一方面表現出對事態完全掌握,確信不會威脅本土的自信。另一方面是冷眼旁觀,看北京如何善後。今次事件非火箭問題,實乃中美關係命題。奧運前後的大國崛起,演變到後來在國際上唯我獨尊,打壓一切不同聲音的戰狼外交,令中國的國際形象空前低落。於是美國見到火箭殘骸的種種常識錯誤也不吱聲,放任傳媒渲染一番。但這種渲染相對於中國製造的無數假新聞,只是小巫見大巫。長征火箭今次躺着也中槍,未知強國戰狼們,以後能否為崛起中的航天事業低調奉獻呢?
黃東
軍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