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科網股前日爆股災後,北水趁機撈貨。據本報統計數據,昨日獲北水淨流入的頭10隻股票中,6隻為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推升恒生科指2.76%,收報7861點,其中以騰訊(700)最受大媽擁戴,錄37.5億元北水力托。安里控股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康提醒,北水撈底不代表科網股轉勢,尤其內地政治不欲科網企業急速做大,不宜跟風。
科指前日插至近半年新低,惹來內地投資者吼科指成份股搏反彈,單計六隻成份股騰訊、美團(3690)、小米(1810)、舜宇(2382)、微盟(2013)和中芯(981),昨共獲淨流入66.18億元,佔整體淨流入金額98.1億元逾三分二,當中小米上揚6.1%,美團及騰訊分別升2.5%和2.4%,大型科技股造好,帶動恒指昨日升217點,收報28231點,成交1,609億元。
小米除了有北水加持,亦獲美國解除制裁的緊箍咒。彭博引述法庭文件報道,小米已與美國政府達成共識,國防部認為將採用最終決議(final order)將小米集團剔出今年初軍事制裁清單是合適舉措,雙方正就最終決議擬定具體內容,預計5月20日或之前向法院提交。
今日公佈季績的阿里巴巴(9988),雖然不在港股通名單上,欠缺北水加持,但被偷步炒高6.07%至220.2元。彭博分析預測,預期阿里期內收入按年升57.8%至1,803.97億元人民幣,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按年升41.2%至359.14億元人民幣,純利按年升17.1%至293.97億元人民幣。
然而,彭博有評論文章指出,阿里現時僅屬表面和諧,因一些關鍵問題尚未解決,包括阿里旗下螞蟻集團仍與監管機構斡旋、上市前景未明,同時中央亦正規管數據使用,偏偏數據是阿里最具競爭力的核心。另外,富達投資、華平投資等投資者已大幅削減螞蟻金服的估值,由之前的3,200億美元,大減至290億美元。
黃偉康則指出,中央政府思維已變成防範「大得不能控制」,對科網公司實施反壟斷工作,以免它們再急速坐大,料這個政治因素短期內仍困擾中資科網股,即使北水對中資科網股情有獨鍾進行撈貨,不認為散戶適宜跟隨,「升唔升係另一回事,之前都試過北水撈貨都跌」。由於科網股佔恒指相當權重,故料拖累恒指較難重返29000關上。黃又認為,在通脹預期升溫下,資源及內銀股份的走勢較易跑贏大市。
另外,MSCI明晟公佈半年檢結果,MSCI香港指數新增兩隻成份股,分別是周大福(1929)及富途控股ADR,同時剔除ASM太平洋(522)及電訊盈科(008)兩隻成份股,改為納入香港小型股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