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零諮詢買東奧轉播權 介入私人市場 體育基金埋單

政府零諮詢買東奧轉播權 
介入私人市場 體育基金埋單

【本報訊】政府過往多次表明不會介入私人市場,惟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在行政會議前忽然宣佈,政府首度挪用公帑購入東京奧運轉播權,供本港五間電視台播放。轉播權已秘密洽談一年,全程沒有到立法會或向公眾諮詢。民主黨批評政府閉門造車,擔心電視台自此依賴政府出資,予公眾利益輸送觀感。

林鄭月娥表示,去年初獲悉本地廣播機構未能跟東奧播映權持有人達成協議,隨即安排民政事務局與持有人公司商討,並在本月7日正式達成協議,由政府購買播映權。她辯稱為了保密,一直沒有向立法會交代、討論及聽取意見,換言之,近一年多的購買過程完全零諮詢公眾及立法會。體育委員會成員雷雄德亦向本報表示,未獲諮詢轉播權安排。

■東奧即將開幕,「熊本熊之父」小山薰堂早前親身傳遞聖火。

拒披露實際購入價

轉播權會交由五間本地電視台,包括無綫電視、ViuTV、奇妙電視、有線電視及Now TV免費播放。至於購買播映權費用,會由民政事務局局長在「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的體育部份撥款,林鄭以涉及商業合約為由,拒絕披露實際費用,僅透露較過往兩屆商營電視台購入價低。過去兩屆奧運,本港電視台分別斥資1.2億及1.6億元購買轉播權。

民主黨斥閉門造車

政府以往曾多次表明拒絕介入購買大型賽事轉播權。早在2010年,時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已表示,透過商業磋商達致轉播安排是最理想做法。2012年,時任局長蘇錦樑更質疑政府動用大筆公帑參與競投是否恰當,同時擔心介入商業市場會影響本港作為亞太區廣播樞紐的聲譽。現任局長邱騰華2018年亦曾表示,「各地政府一般不會介入,香港亦不例外」。

東京奧運能否如期舉行成疑,過去亦不見公眾輿論要求政府花費公帑購買轉播權,較清晰的聲音來自全國政協委員霍啟剛。本身是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的霍,去年起多次公開呼籲政府購入轉播權,他昨日更於社交網站透露,港協去年成立「東京2020奧運播映權專責小組」游說政府出手。

民主黨資訊科技及廣播政策副發言人冼卓嵐批評政府閉門造車,「其實政府呢半年好多政策都冇再諮詢公眾,冇諮詢已經成為慣例」。他認為政府做法予公眾利益輸送觀感,因商營電視台能在不付出轉播費下,獲得大量廣告收益,擔心往後電視台會仗着政府出手「包底」,拒絕參與投標。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梁麗娟亦認為,轉播奧運並非收視保證,電視台的廣告收益未必能抵銷製作費用,她關注是次決定會否令電視台從此依賴。

民政事務局回應稱,考慮到疫情對香港史無前例的影響,以及本港廣播機構所面對嚴峻的經營環境,決定破例斥資購入東京奧運的電視播映權,政府無意改變電視廣播市場的競爭環境,是次僅屬一次性措施,亦沒有就其他夏季或冬季奧運會的電視播映權與任何人磋商。

民政事務局表示,參與廣播機構須合共在免費電視頻道上提供不少於900小時的奧運賽事廣播,以及在收費電視頻道上提供不少於2000小時的廣播,並須播放所有香港運動員出戰的賽事。各電視台亦須播映東京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賽事,但局方未有公佈詳情。

■「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將出戰東奧。

■羽毛球港隊成員李卓耀亦將參賽。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