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數學崇拜症 - 陶傑

虎媽數學崇拜症 - 陶傑

因華人在美國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七十年代台港留美學生有物理崇拜症,殖民地時代香港文藝小說隨之也出現「家明與玫瑰」之「家明情感投射症候群」。

今日物理學崇拜告一段落,中港虎媽轉出現數學神童崇拜症。有見及此,悲天憫人地,在社交媒體,我與牛津大學畢業、轉戰法律界的數學神童林作Connect,搭一程香港中國人留英之數學神話順風車,見到林作小弟弟回來香港,事業發展相當順利,遂甚感欣慰。

加上林鄭月娥兒子效應。香港有過不少「數學神童」破格升讀大學,近年也有不少初中甚至高小學生自修國際中學數學課程,並在公開試獲得佳績。香港教育大學數學系客席講師盧賢巨估計,香港約百分之五高小精英學童受恰當訓練後,已能在英國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IGCSE)獲A級成績。

由家明到林作,由楊振寧到林鄭的老公和兒子,中港各掀起物理崇拜和數學狂,數理這兩條線貫穿半世紀沒有斷過。這就難怪人家美國加州政府教育部認為,美國的大中學教育科已經淪為黃種人殖民地,要用行政手段矯正,將數學成績標準硬生生拉下三格,遷就根據統計天生缺乏數學基因黑人和其他低端教育人口。

數學和物理都着重邏輯演繹,這個民族其中一個奇怪的地方,就是明明下一代有這種學科的所謂尖子,去英美佔領人家的數理高等學位,但整體加起來,最缺乏邏輯思維。這是洋人看不透這個國家原因之一。

在邏輯上,一個史丹福數學博士的海歸,會不會與一群大媽一起非常enjoy地跳紅舞加扭秧歌?以常識論,不太likely。但是美國培養過一個錢學森,回到毛主席身邊,卻真心相信一畝田可以產一萬斤糧食。以後並為江湖的特異功能寫過論文辯護。

以此類推,當年的李蓮英,也可能有潛質去美國讀完數理,以MIT博士的身份回來紫禁城替慈禧太后梳頭,那手梳工也與他腦袋裏的數學方程式計算一樣精密。

只可惜小李子沒有參加過容閎的留美幼童團,他爸爸只見到紫禁城招聘小太監,急不及待就為兒子淨了身,若是小李子的媽媽先為兒子補習數學,榮華富貴一樣保障,同時也可以保住下身的完整。不禁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