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認老齡化 學者:災難式威脅經濟 中國14.1億人年增僅0.53%

官方認老齡化 學者:災難式威脅經濟 
中國14.1億人年增僅0.53%

足足遲了一個月公佈的內地人口普查數據終於揭曉,內地人口增至14億1,178萬人,增長5.38%,保住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比第二印度的13.8億多3,000萬人。可是內地人口近十年年平均增長率僅0.53%,是1953年起有人口普查以來最低的增長率。內地去年出生人口數字,惹來更多質疑,人口專家易富賢形容「質量最差的一次普查」。縱使如此,官方承認內地步入老年化,勞動人口減少,易富賢形容數字「反映出內地人口結構的根本性轉變,對內地經濟來說是災難性」。

英媒《金融時報》早前大爆,內地人口普查數字將顯示人口不足14億,甚至被印度取代,說法震驚全球。內地統計局遲了一個月終於公佈數據,內地比10年前普查還增加了7,206萬人至14億1178萬人,增長5.38%。

翻查今次官方公佈數字,2020年內地人口自然增長突然大幅增加1,173萬人,但去年2019僅增加467萬,升幅足足多兩倍,對上一次內地一年內人口增加過1,000萬人可追溯到1999年。

另一邊廂,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透露2020年出生人口是1,200萬人,是60年來人口出生數量新低。若內地數據真確,以出生人口減自然增長,得出2020年內地死亡人數僅得27萬人。翻查2010至2019年的死亡數字,平均一年約950萬至1,000萬人死亡。

■內地最新人口統計達14.1億人,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美聯社

數據滿水份「質量最差一次」

另一個值得探討數字是0至14歲的人口,官方今次公佈是2.53億,2006年至2020年應合共有2.53億人出生。

但是翻查國家統計局2007至2019年,每年公佈的人口數據,14年合共出生了2.26億人。換言之,就算0至14歲的小朋友在2020年全數健在,2020年出生人數必須有2,700萬人,才能夠達到2.53億人。

不過,官方公佈2020年出口人數僅是1,200萬,故兩者相差1,500萬名出生人口。《金融時報》昨稱,內地數據在該報報道後再次「調整」,在美國從事研究的內地人口專家易富賢形容「2020年內地人口普查是質量最差的一次普查」,數據充滿水份。內地官方未有解釋上述爭議。

數年內人口或被印度超越

即使數據未夠圓滿,但官方數據顯示近十年年人口平均增長率僅得0.53%,是1953年起內地有人口普查以來的最低增長率。去年總和生育率僅1.3,還低於前年1.6。《紐約時報》稱,以內地年平均增長率計算,「未來幾年,印度可能會超過內地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內地老齡化連官方都承認,國家統計局指60歲及以上人口多達2.6億,增加5.44%,佔18.7%。在這2.6億人中,1.9億人屬65歲以上,比十年前增4.63%。寧亦稱,老年人口比例上升速度快,「老齡化已成為今後一段時期內地的基本國情」。

老年化亦令勞動人口(18至59歲)減少,僅得8.8億,比十年前減少6.79%。易富賢稱:「反映出內地人口結構的根本性轉變,對內地經濟來說是災難性。」

國家統計局/金融時報/《蘋果》記者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