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談及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的著名出版社博益,在郭鶴年集團於90年代接管南華早報後,與其他TVEI公司一併結業。而博益的書籍版權至今被鎖死,無法再版,於是香港社會文化的大批暢銷書,從此湮沒無聞,是香港文化史的一個大損失。
三位新亞師弟,七二年的黃子程(中文系)、關永圻(社會系)和七三年的梁業昌(新聞系)曾對博益出版事業立下汗馬功勞,想不到他們的貢獻不知為了甚麼原因而今完全埋沒了。
梁業昌的新聞系師妹,1975年畢業的蕭景路,是香港電台的一位重要新聞節目編導,有「鏗鏘集之母」的外號,不幸英年早逝,想來她在天堂也想不到她一手辛苦建立的香港電台鎮台之寶鏗鏘集也會在21世紀給廣播處長閹割。如文革般被批鬥、受審的一位編導,是今年只得37歲的另一位新亞新聞系師妹蔡玉玲。蔡師妹的控罪,前所未有,是有正常思覺的市民完全不能理解的,蔡玉玲接受明報文化版訪問時,特別回到新亞圓形廣場給記者拍照,應有她的一番心意。新亞圓形廣場有鋁板,刻上歷年畢業生名字,記得是74年歷史系校友關彩華倡議建立的,現已成為每年校友帶子女參觀新亞時,必到此一遊的打卡點。上星期左丁山因事回新亞,也到此一行,順便找到蕭景路校友的名字,向她致意。
自回歸後,歷任特首皆有打壓港台的意圖,董特首上任時,「去古未遠」,還算客氣,只把張敏儀調走,送她到她最喜歡的地方日本當香港經貿處代表,還順她的意思,把朱培慶升為處長。曾特首除語言上對港台表示不滿,着港台停播足球和賽馬之外,也無甚大動作。到了梁振英和林鄭月娥,是習近平掌政集權一身的時期(2012年起)港台便開始受苦受難了。小人物拿着雞毛當令箭,誓把港台打殘,令港台變為中宣部的一環,也就不稀奇,李百全和他的波士邱騰華現在只是前線打手,負責封殺港台輝煌歷史,不知董特首主導的香港志將來怎麼樣記下這一筆。
(按:昨天提及衛斯理,小YY來電提醒,是明窗出版的,左丁山記憶有誤,謹此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