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宗商品價格急漲,內地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創三年半最大漲幅;加上美國亦有調查顯示通脹或升至預期以上,觸發市場憂慮環球通脹,聯儲局會提前加息,釀成全球股市「見紅」,歐、美、亞太區股市全線大跌,恒指亦一度失守28000水平,「ATM」齊見三個月低位。
內地國統局公佈4月數據,衡量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標PPI,4月同比漲6.8%,勝預期6.5%,為2017年10月以來最大月度漲幅;追蹤一籃子商品和服務價格的通脹指標,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9%,漲幅創七個月新高。瑞銀(UBS)經濟學家張寧向《華爾街日報》稱,如果中國生產商的議價能力強,那麼中國產品價格的上漲就有一定的可能性會波及全球通脹。
紐約聯儲銀行4月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預期一年後通脹升至3.4%,是2013年9月以來最高。美國10年期債息馬上重回1.6厘,高見1.609厘,升了3個基點。投資者預期通脹、加息期來臨,迅速作出反應。由於加息將降低大部份公司的估值,尤其是科技股,無實物資產作「後盾」,在計算估值時往往對利率的變化更敏感。
除內地A股市場外,環球股市昨日均見紅,日、台股市跌逾3%,南韓、澳洲股市亦跌逾1%,歐洲三大指數德國DAX、巴黎CAC、富時100均跌逾2%。美國的科技股周一急挫跌2.55%,更拖累道指高位回落,昨晚早段跌勢亦未停。恒指昨日亦裂口低開309點,最多曾插684點低見27910點,失守28000關口,收報28013點,跌581點或2%。於大跌市間成交按日增一成半,至1,887億元,並為三星期以來最高。下跌股份比例73%;上升股份比例27%。
科技股為重災區,嗶哩嗶哩(9626)、快手(1024)及百度(9888)創本港上市新低,分別插7.4%、5.3%及3.5%,騰訊(700)、阿里(9988)、小米(1810)及京東(9618)亦分別跌1.8%、3.5%、2.4%及5.2%。其中美團被上海消保委指出三大問題,包括取消定單引發的退款問題、定送餐及生鮮蔬菜配送不履約、以及網頁誤導消費者,昨再挫5.3%,連跌十日累插20.4%。美團現調整了其配送規則,近距離高客單價的商家抽成明顯降低,而遠距離低客單外賣的抽成明顯提高,甚至超過了90%。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林少陽指,市場認為耶倫、鮑威爾稱不必加息,但口風可以隨時基於數據改變,而大家都見到商品價格的升幅有多大,除了石油以外,不少都創下歷史高位。他認為美股很可能需要再調整,而港股自2月已開始回調,如微盟(2013)已較高位回落近六成,故今輪加息憂慮反應會較美股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