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大牛市 資源股瘋漲 專家:炒通脹 最看好銅股

商品大牛市 資源股瘋漲 
專家:炒通脹 最看好銅股

【本報訊】悶局下資金炒股不炒市,市場憧憬疫後經濟復蘇下驟現超級通脹,刺激資源股及大宗商品持續抽升,合奏出近年罕見的「商品大牛市」交響樂;多隻資源股兩周內已累升逾兩成。專家預期資源股炒風至少維持至今年第三季、甚至年底,其中最看好銅股走勢,「好似石油咁,所有產品都需要銅」。

市場預期聯儲局繼續放水,催谷經濟復蘇步伐,刺激大宗商品價格飈升。事實上,原材料如銅、鐵礦石等價格近月已多番破頂,資金愛屋及烏追入資源股。江銅(358)、五礦資源(1208)及中國鋁業(2600)均漲逾一成;中國有色礦業(1258)勁升22.7%;馬鞍山鋼鐵(323)飆14%至4.68元,5月至今累升26%。

三桶油股價造好,中海油(883)昨獲北水加持6億元,升4.6%至9.12元,成表現最好藍籌兼吸資王;中石油(857)及中石化 (386)各升4.5%及1.7%。神華(1088)亦揚6%,錄淨流入1.46億元。截至昨晚9時半,金價升至每盎斯1,840美元水平。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目前情況如08年海嘯後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直言,「現時絕對係商品大牛市,去年疫情抑壓消費,生意慘淡故減產,但隨着經濟復蘇,需求一下子爆發導致供不應求;商品、資源至少升多半年,供應才會追上。」他建議散戶買資源股,「買資源期貨係賺大錢但隨時輸身家,買股票穩陣啲。」

盈立證券研究部總監陳偉聰稱,「疫情變化、內地政策鏈調整下,價格或在第三季見頂回穩。」他指出現時商品大牛市類似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情況,「兩個時期共通點都係美金弱、政府推出大規模寬鬆政策,導致資金流入商品市場。」現時資金流入商品,主要由於美國未收水、內地經濟活動加速及鋼鐵限產令工業鏈緊張等。

盛寶金融高級市場分析師潘梓生指,通脹投資是今年大主題,「央行印錢後,市場料銀紙貶值,就炒高商品價格;央行一日有錢都唔會有通縮,炒風至少延續至年尾」,直至市場認為實體需求跟不上價格上行速度。

他預期銅股表現最好,主要由於新能源、電動車等需求較大,料供應短缺。

恒指昨高開低走,早段一度重上100天線(約28651點)及10天線(約28721點),午後回軟並曾挫157點至28453點全日低位;最終收報28595點,跌14點或0.1%。國企指數報10651點,插47點或0.5%。主板成交1,635億元。全日沽空金額約191.76億元,沽空比率11.73%。

北水連續三日錄淨流出,昨流出64.6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