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吃那些過年例牌菜 - 鄧達智

你還在吃那些過年例牌菜 - 鄧達智

司徒衛鏞筆下節日的味道至窩心,勾起無限思憶,際此疫症蔓延,家人親友被迫留在分隔萬千里外,若有住安老院或長期留醫的至親則更慘,咫尺天涯;好運能隔窗觀望,若然細心安排不足的環境,連望一眼也已奢侈,住在護理院朋友高年老母雙目失明兼久未站立,只能透過電話胡亂聽點聲音,過去接回家齊齊整整吃一頓年夜飯或開年飯?簡直等同生離死別大問題。

二次大戰後數十年,顛覆了世界各地不少國家地區數千年習慣,從荷里活電影到電視再而美式快餐連攻帶打,Casual運動裝全球蔓延,前所未有無遠弗屆的旅行方式,名牌時尚品牌的崇拜⋯⋯數之不盡,因為表面無人死也不見得有人病,上述物質細菌傳播雄霸世界而未覺,各地風起雲湧乘網絡世界的切換,我們跟「傳統」,跟「例牌」漸行漸遠;香港人近年有什麼菜式在過年必食?

大眾化:盤菜

略講究:撈起

拜年快變過去式,家中能夠貼揮春、佈置年花已經很架勢,擺設奉客糖果點心的全盒快要無影無蹤,連「盤菜」與「撈起」的歷史背景及所出何處,問津者頗稀!

William Szeto新書賦予風趣幽默並嗒落有味文字解耩。

筆者對盤菜又愛又恨,弄至今天何止港人,着實普世華人息息相關春節、端午、中秋、冬至等四季節慶口惠,大膽講句,始作俑者便是筆者;相關人事物關鍵詞:先母壽宴、屏山鄧氏宗祠、1997年除夕、也斯、劉健威、聯哥並屏山盤菜。

至好笑;今時今日環球吃盤菜者以百萬、千萬計,無幾人知其連繫卻是春分、清明、秋分、重陽祭祖、拜山吃食之專門。

司徒將各地年節吃喝,逐樣盤點詮釋,頗具年節為食鬼小百科氣質;吃至過年習慣傳千里萬里源自中原的香港新界盤菜之外,還有出口外銷轉入口內銷的新加坡撈起。

80年代回港入行未幾,趁公司公幹兼過年放假遊玩新加坡(那些年港人仍未愛死曼谷,南洋遊一般為:星馬泰,馬尼拉百勝灘;新加坡旅遊位置高過曼谷,台北有耐追唔上⋯⋯)當年仍操頗流利港式粵語坡人仍追隨傳統南洋禮數熱情好客,時逢農曆新年,讓筆者體驗至原型的新加坡撈起。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