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先生走了 - 馮睎乾

戴天先生走了 - 馮睎乾

詩人戴天於多倫多病逝,享年八十六歲。我無緣識荊,但近年結交的朋友,幾乎都是戴天的好友或學生,聽他們談香江文壇舊事,不禁悠然神往。

戴天原名戴成義,生於廣東,小時移居毛里裘斯。五七年考入台大外文系,老師有夏濟安,同學是白先勇、王文興、李歐梵等。五九年夏濟安赴美,所辦的《文學雜誌》要停刊,班上同學就繼承老師,合辦《現代文學》,戴天也是編委會成員。

戴天與香港結緣,始於畢業後來港任教中學(友人L當年的英文老師正是戴天)。六七年戴天赴美,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回港後辦「詩作坊」,任今日世界出版社編輯,七十年代創立「文化·生活出版社」,九十年代任《信報財經月刊》總編輯,晚年移居加拿大。

我雖不認識戴天,但朋友憶舊常提及他,有時聽得多了,幾乎有認識戴先生的錯覺。L說七十年代常隨戴天跟宋淇吃飯——戴天老師夏濟安是宋淇的好友,夏創辦《文學雜誌》,也是宋、夏在香港一起構思的——席間宋、戴暢談文學翻譯,使他眼界大開。

L說戴天非常豪爽,上次返港,出入酒店給門僮小費,一出手就是「紅衫魚」,L有次忍不住勸阻,出手把紅衫魚塞回老師的錢包,提醒他「唔使畀咁多㗎」,但戴天一手推開他,說「你咪理我啦」,又把紅衫魚掏出來。像戴先生這樣的人物,二〇〇九的事肯定對他打擊甚大。

七十年代,戴天在宋淇穿針引線下,為張愛玲出版《張看》,跟張有不少書信往來。誰知到了二〇〇九年,一封開首寫着「戴天先生」,僅七十五字的祖師奶奶親筆信,居然流出拍賣市場,售得五萬四千港元,媒體也爭相報道。

戴天的朋友聞訊,致電詢問是否有經濟困難,令他非常無奈。有兩位戴天的好友告訴我,張愛玲的信是被某「朋友」半偷半借取走的。戴天跟兩人都提及同一個男作家的名字,但我無法查證,這裏只能闕疑。

劉天賜也是戴天的學生,說戴天教史地,竟大談法國新浪潮電影和存在主義,令他聽得「神魂顛倒」——這樣的老師,這樣的課堂,今天香港已不可能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