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變種肺炎傳入本港引發的新一輪「抗疫」鬧劇持續上演,最新的輿論焦點落在竹篙灣隔離營之上。多個屋苑的居民因為與變種肺炎確診者居於同一幢大廈,又或曾到過他們去過的地方,而被政府強制送到竹篙灣隔離21天。然而政府在隔離安排上卻十分混亂且連番出錯,令本已因不便而大為不滿的被隔離者怨聲載道,最近更爆出因膳食供應商供應變壞食物而引致被隔離者集體食物中毒的衞生事故,令市民的不滿去到頂點。難怪日前有離營市民在記者鏡頭前以手撕林鄭感謝信,表達其對政府種種失當的憤怨。
在被懷疑將變種肺炎帶入本港的印度裔男子隱瞞行蹤的情況下,政府未能掌握確切傳播鏈以致如臨大敵,情有可原;要求與患者有密切接觸者隔離檢疫,也是合理的抗疫手法。但是一幢幾十層高、有上百戶人居住的大廈,難道全部都算「密切接觸者」?一個人幾天之內可以接觸到全幢大廈的所有居民?莫說10樓的和20樓的難見面,香港人生活忙碌,即使是住同一層的鄰居也不一定經常碰頭吧?政府不去仔細追尋確切的接觸者,卻漁翁撒網地要整幢大廈絕大部份根本沒接觸的人強制隔離,是懶惰加濫權的寧枉勿縱和擾民,也是內地幹部常用的蠻幹思維。筆者一位友人也因為與一菲籍患者到過同一地點而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要強制到竹篙灣隔離。問題是當他向衞生署人員詢問該名患者當天何時到過該場所時,署方竟無法回答,而友人聲言逗留期間根本沒見到任何外籍人士,對無端要坐21天「疫監」深感不滿,更不幸的是這剛好碰上他的婚期,令他那本已延誤的大日子要一改再改。這對市民來說可以是終生大事,但於蠻幹官僚來說則只是「你死你事」。
即使真的是密切接觸者,進了隔離營也不是坐牢吧?何以市民配合防疫要受到懲罰?21天對上班族和學生來說,都是脫離正常規律的長時間,竹篙灣作為臨時設施,起初沒安裝Wi-Fi也許情有可原,但政府卻連提供Wi-Fi蛋方便被隔離者遙距上班、上學,跟上生活進度也做不到,只是給予一些限量限速收訊差的數據卡了事。官員們有站在市民角度設身處地地想過他們在營內可能面對的困難嗎?還是只是當成另一座監獄來管理,有水有電餓不死人就算了?這是公僕應有的態度嗎?
與一海之隔的台灣相比,這次不論是防疫還是檢疫隔離的操作均高下立見。單是全台35個集中檢疫所都有網絡提供這件小事,就足以把號稱高效的香港政府徹底比下去。箇中分別,自然是台灣官員、議員有誘因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不然就得像抗疫失敗的特朗普一樣面臨選票的制裁。而香港政府恰恰相反,就像壟斷了隔離營膳食供應的飯商一樣,沒有選擇只此一家,且其權力來源與受眾毫無關係,不愛吃是你的事,根本沒誘因改善食物質素,最後甚至連保持衞生的基本要求也做不到,終致集體食物中毒。其實小學一類機構膳食普遍不佳,也是同理,因為小學生往往正是被排除在選擇供應商的程序之外。
今天香港的700萬人,絕大部份也被排拒在選擇政府官員的程序之外,香港淪落到如此地步,難道又不是另一種型式的集體食物中毒?壟斷權力、只此一家的食堂不斷提供令人上吐下瀉的食品,沒有絲毫競爭對手可供選擇,任誰也會想逃離這種境況,到可以自由選擇餐廳的地方吧?可是對壟斷食堂的大廚來說,持這種想法的人叫做「逃犯」,這件事發生在號稱擁抱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香港,夠諷刺吧?
林海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