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追蹤】
【本報訊】警方去年底設立「國安處舉報熱線」,半年以來共收到超過10萬個舉報,即平均每日都有500多個。而涉嫌觸犯國安法而被拘捕的人數達107人。民權觀察成員王浩賢認為,警方必須仔細評估這些舉報內容的可靠性,確保熱線不會被濫用或被利用成為滋擾他人的工具。
警隊國家安全處去年11月5日宣佈「國安處舉報熱線」啟用,供市民以中國通訊應用程式微信、電話短訊、專設電郵,作出涉國家安全的舉報及提供與國家安全相關的情報。到昨日,警方在社交平台公佈,「國安處舉報熱線」開設半年,已經收到超過10萬條訊息。
警方在公佈中未有交代10萬條訊息的詳情,據警務處長鄧炳強今年2月初曾表示,國安處舉報熱線啟用三個月共收到四萬宗舉報,當中不少屬可以跟進個案。即2月初至今又收到六萬個舉報。
據警方資料,自《香港國安法》生效起,截至前日共有107人被指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遭警方拘捕,當中涉及88男19女,年齡介乎15至79歲。早前因參與民主派初選而被捕的人數已佔約一半,共55人,當中47人已被控「顛覆國家政權」。
至於有多少人因舉報熱線所得資料而被拘捕,警方回應稱由於舉報資料保密,詳情不會公開。
民權觀察成員王浩賢認為,數字反映有相當數量的市民「篤灰」舉報,但其中有多少具調查價值或有真憑實據則不得而知。由於市民可以匿名報料,最重要是警方必須仔細評估該些訊息的可靠性,執法部門必須謹慎運用權力,否則有機會侵害市民自由。
王浩賢指市民或會擔心舉報熱線會形成篤灰文化,令他們在公眾地方或進行合法活動時也變得很小心,害怕被舉報。警方應做好把關,確保熱線不會被濫用或被利用成為滋擾他人的工具。
王表示,市民一般可透過999或到警署報案,警方應交代另設國安處舉報熱線的原因,以及應增加透明度向公眾交代更多資料,例如多少訊息為惡作劇或濫用、警方會如何跟進濫用行為、甚至有關舉報訊息是否從合適渠道取得的資料等。
王說,而國安法實施以來,公眾至今對警方和律政司的執法和檢控工作有不少疑惑,甚至對條文內容也有「好多問號」,未來法庭如何就國安法案件判決或在如何在法律上定義某些行動是否違法,仍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