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線索●逆流大帝

黑鏡線索●逆流大帝

如果宣佈,新加坡併入印尼,你覺得會有乜嘢下場?

首先,件事唔係表面上咁天方夜譚。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卡諾,當年大力反對馬來西亞立國,事關以大印尼膠嘅立場,馬來半島,包括新加坡,「自古以來」都係祖國一部份。

於是馬印不斷發生軍事衝突,直到1965年蘇卡諾落台,同一年,新加坡被踢出馬來西亞。於是新加坡呢個英治殖民港口城市,喺英帝撤退之後,既冇落入印尼,亦都冇併入馬來西亞,而係獨立成國。

分拆夠凝聚力 民主運作到

有理由相信,喺另一啲平行時空,落入印尼或馬來西亞嘅新加坡,往後發展嘅天花板,大概係耶加達或吉隆坡咁上下,未必比起曾經屬於同一個英治殖民區嘅檳城好太多。

過去二百年嘅國家建構歷史,民主化同分裂係相輔相成。民主唔係萬能,要發揮到作用,前提係要有一個足夠緊密嘅共同體。想像一下,如果全地球變成一個國家,就算嗰個係一個民主政權,都會爆炸。

當國家範圍𠝹得唔靚,民主會爆炸,結果一係冇民主,一係就分拆,分拆將每忽嘅範圍收窄,拆到某個範圍,終於有足夠凝聚力,民主就運作得到,就再冇誘因拆落去。呢個係近代史嘅時間方向。劉仲敬有一系列嘅書,專講世界唔同地方嘅分拆軌迹 。

例如烏拉圭,原本係西班牙帝國一部份,後來變成南美脫西獨立嘅一部份,然後拆成拉普拉塔總督轄區一部份,然後再拆成拉普拉塔聯合省嘅一部份,然後再拆成阿根廷一部份,最後再沿住條河分拆,河東成為「南美瑞士」之稱嘅烏拉圭。

民主分拆過程,需要時間,嚟到呢一刻,好多地方已經行到盡頭,但就算係行得最早嘅歐洲,由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加幾個王國,變成現代多國體系,裂開到歐洲國家淨係決賽周都有成廿四隊,都仲有地方未行晒,最出名例子,有加泰羅尼亞嘗試獨立於西班牙、蘇格蘭於大不列顛。

而遲起步嘅亞洲,某帝國喺一百年解體卡住咗,於是民主化進程行一步退返兩步,帝國遺產一直延續,以高壓維穩去維持。然後二十年前仲逆流而行,吞併埋隔籬嘅港口城市。逆流而行,可以有乜嘢下場?

現實吞併荒謬 價值觀錯配

例如一開頭嘅假設,印尼吞併新加坡,點解咁難睇好,好簡單,新加坡同印尼,無論人口定面積,都係蚊髀牛髀,絕對唔係勢力均衡嘅合併,印尼明顯有好大屈機空間。而且由政治結構,到文化到價值觀,都有明顯差異。所以用常理推斷,難以睇好。

有趣嘅係,呢個唔睇好嘅判斷,完全冇考慮呢個合併,會係用乜嘢膠水黐埋,到底係用聯邦制,抑或「一國兩制、星人治星、高度自治」。亦都冇考慮印尼領導人係邊個,究竟係印尼蔡英文定係會發印尼夢嘅印尼聖上。總之印尼併新加坡,遲早都會爆炸。

如果硬係要逆流合併,可以想像,會有冇咁差嘅組合。例如新加坡搭香港,大家咁高咁大,都係行普通法,價值觀勉強都算係有啲交叠。又或者台灣搭新加坡,又或者台灣搭沖繩,都可能冇咁牙煙。

但世事往往就係荒謬,現實發生嘅吞併,無論由體積到價值觀,錯配程度遠超印尼搭新加坡,癲到大概等如俄羅斯搭南韓咁爆嘅級數。應該話,都冇乜可能更加錯配。

而更爆嘅係,吞併嘅時候,世界唔少人,包括被吞併嘅人(包括我)都竟然相信,只需要用領導人祝福過嘅某種神奇膠水黐埋,念啲符咒簽張包單,就起碼相安無事五十年⋯⋯

撰文:宋漢生

fb : sunghs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