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澤患上的先天性膽管閉塞,每年本港約有九宗新症,平均每八千初生嬰兒中一人患上,患者膽管閉塞致膽管萎縮,令膽汁「倒谷」上肝致肝硬化,如未及時治療嬰兒很大機會死亡。肝腸脗合術是唯一治療方法,最佳時間是幼嬰出生滿4個月之前,醫生切走萎縮膽管後把小腸駁到肝臟,令膽汁直接流到小腸。
腸胃及肝臟專科醫生吳昊指,肝腸脗合是大手術,常見後遺症為術後感染及腸黏連再併發腸塞,不少嬰兒手術後需換肝。他稱,腸黏連常於手術後數個月出現,但一般不影響生活,醫生未必為病人照X光檢查,即使切走黏連部份仍可能再出現,但若腸黏連可併發腸塞致命,因腸塞可致腸壁受損,令腸內細菌流入血液。
事件中,澤澤的血液被驗出「難辦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吳指此菌原只存於腸道 ,屬入侵性強細菌,對抗生素抵抗力強,若腸壁破損及體內益菌減低,該菌可能入血,數小時至48小時內致命,死亡率逾50%。他指,接受肝移植病人術前需服抗排斥藥,可降低抵抗力,若感染細菌會極速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