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場,債券花款之多猶如天上繁星。然而各式各樣的債券雖多,美國的國庫債券可以說獨領風騷。其效力固然與美鈔無異,其孳息率更一錘定音,乃全世界金融市場的風向標;其權威地位無可取代。美國人可不以此架勢堂債券為滿足,又發明了觸發連番金融風暴的「垃圾債券」。此外香港當然有甚麽「銀色債券」、「綠色債券」、「伊斯蘭債券」,以至前清的「湖廣鐵路債券」——特朗普政府試圖藉此向中國索償數以萬億美元以對沖中國手上的美國國庫債券——五花八門,不一而足。然而余生也晚,中國發明的「信仰債券」倒是首次聽聞。何也?
望文生義。見到「信仰」二字起初尚以為那跟十六世紀羅馬教會販賣的「贖罪券」(indulgence)是一樣的貨色。了解過後,方知中國的「信仰債券」跟教會扯不上邊,投資這些債券絕無贖罪之效。以「信仰」為名,皆因那些債券是由國企、央企發行、有國家為後盾,投資者「相信」發債機構將「剛性兌付」、不會爛尾,是以懶理其財政狀況如何,也不過問其業務前景是否可觀,就雙手獻上資金。可是這年多來投資者開始信心動搖,甚至爆發了「信仰危機」。
究其根本,是河南永煤、東北華晨汽車、青海鹽湖、天津房地產等七家國企接連「債務違約」,即是未能如期派發利息或贖回本金,在資金市場形成恐慌,導致一口氣有53隻債券未能發行集資,涉及人民幣285億元。此外,附屬北京大學的北大方正,經營房地產的華夏幸福亦一一陷入財困而「債務違約」,須由白武士出手搭救。
可是最為觸動投資者神經線的恐怕莫過於華融資產。這家央企由財政部直接持有,成立的初衷是幫工商、建設、農業、交通、中銀等國有銀行整靚盤數,接過其不良資產,以便這些銀行能「淨身」上市集資。若是華融亦「債務違約」淪為不良資產,那非但諷刺,且衝擊投資者「信仰」,其後果說多震撼可以有多震撼。國企、央企接連「債務違約」,國家的財政是否出了問題,無力承擔履行發債合約所需的資金?
非也。中國經濟從疫情強勁反彈,出口尤其凌厲,叫全世界看得目定口呆;而外匯儲備順勢穩步上揚自不待言。至於財赤,亦只相當於GDP的4.7%,規模遠較美國(13.5%)、英國(12.3%)、日本(9.0%)以至整個歐元區(6.2%)為小。按理只要有心,絕對有力孭起華融等央企、國企的債務,以免投資者爆發「信仰危機」為資金市場製造麻煩。捨此而不為,據聞主其事者就是要「破除迷信」,讓投資者打醒十二分精神,莫再盲目胡亂投放資金。此話怎說?
國企、央企有國家為後台,投資者相信其「債務違約」風險較私營、民營企業為低;是以佔了私營企業的便宜,能以較低的利息吸納較多的資金。資金便宜,後果之一是形同鼓勵國企、央企胡亂投資,此當然無助促進經濟效益。另一些國企、央企則不務正業,利用其集資優勢當起銀行來,高息放貸發債所得的資金以賺取息差。(香港的金管局已然盡得箇中精要,其按揭證券公司憑香港這塊金漆招牌的信貸評級舉債、經營實食冇黐牙的融資放貸)。
長此下去經濟哪能提升?為促進經濟效益計,乃有必要完善資金市場——逼使國企、央企負起經營不善的後果,不是像私營企業那樣破產便是「重整債務」——要債權人「剃頭」、打折收數。要達到此提升經濟的目的,也就不能再盲撐國企、央企了。拿走國家此後盾何以能完善資金市場?
再無國家作後台,投資者將須睜開雙眼,拿國企、央企與私企一視同仁,看清楚其經營以至財政狀況。如斯一來,不使出真功夫提升經營效益將無法集資發展。道理無疑是這麼簡單,破除對國企、央企的迷信可不易拿捏恰可。企業規模小,死不足惜,影響不大。像華融般「大得不能倒」的央企豈能見死不救?更不堪想像的是,一旦投資者的信心崩潰,誰能擔保不會火燒連環船,央企、國企、私企通通舉債無從,觸發金融危機、拖垮銀行?然而不破除迷信嗎,不良資產不斷累積,早晚拖垮整個經濟。
中國要破除對國企、央企迷信委實弔詭。舉債從來靠個「信」字。若非對舉債人有信心,誰肯拿真金白銀換取一紙借據——債券?普天之下,只會人人絞盡腦汁鞏固投資者的信心,哪會像中國那樣唯恐投資者不「信仰崩潰」?
是的,中國國情確實與別不同,此又見諸於習近平新近的「底氣」宣言:「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國的領導力和制度優勢性如何,高下立判。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果是如習近平所言,江河日下,「時與勢」俱在中國那一邊?看來又不像。上文說過了,美國的負債比中國沉重;半個世紀以來老成持國的格林斯潘一直憂心忡忡,慌怕無力償還國債。與此同時,社會撕裂,舉國上下時刻自揭瘡疤、唱衰自己。偏偏這樣的國家,信貸評級機構卻給予其國庫債券最高的AAA評級,甚至中國亦拿來作外匯儲備。這個世界真有天理嗎?
「何濟公止痛散」和「必理痛」(Panadol)的成分相若,皆為乙醯胺酚,即是西成藥「撲熱息痛」(paracetamol)。
「何濟公」創辦人為何福慶。憑着跟濟公和尚的聯想,加上「何濟公,止痛唔使五分鐘」廣告押韻,深入民心,「何濟公」幾乎等同止痛藥。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死牛一邊頸,哪會有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