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開D啦 - 李純恩

睇開D啦 - 李純恩

有位朋友在網上慨嘆,說現在提「五四運動」的人越來越少,今年翻遍全港報紙,也數不出有幾個人寫「五四」。

這也情有可原,「五四運動」不要說對時下青年有甚影響,即使我們這一代人,也感覺淡然。「五四」的新文化,到了今天也都舊得發黃,當時魯迅們寫的白話文,現在看簡直砂石遍地,至於什麼「德先生」、「賽先生」,更是啟蒙兒語,今天再這麼宣之於口,就像在看跳片的古董電影,還不如唱「長亭外,古道邊」了。所以,前兩天在香港電台院子裏舉行的那個奏完國歌都沒法把國旗和區旗升上去的「升旗禮」上,一群香港小童還在「德先生」「賽先生」地唸口簧,非但不覺得這班孩子先進,反而感到背後有一股食古不化、跟時代脫節的舊勢力,抱殘守缺以為討得賞識,其實老土得要命。

今日在香港,連「獅子山精神」都物是人非不合時宜了,更何況什麼「五四精神」。這玩意兒到今天還有用處?真是說出來都沒人相信。

但凡「精神」這樣東西,不過是一塊被有心人拿來隨意油漆和翻新的招牌。沒有利用價值,就是塊可以劈了燒火的木頭,若被看中可以用來作幌子,便大肆翻新,按需要重新詮釋。這個「精神」那個「精神」,人來瘋起來就是精神病。至於「德先生」和「賽先生」,前者自己都喝得迷迷糊糊不知在哪裏睡覺,後者則常在美國矽谷之類的地方蹲點,反正都離遠東很遠,無謂掛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