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餘微弱的小調 - 吳靄儀

只餘微弱的小調 - 吳靄儀

親愛的,

首先,不准駁古。從前(1968年)有齣電影叫做2001: A Space Odyssey(港譯《2001太空漫遊》),主角是一部神奇電腦叫HAL(其實HAL 9000是它的型號)。HAL的功能是控制整部身負宇宙探秘重任的太空船的運作和日常所需。跟着,離奇的太空人死亡一件一件發生,隊長終於發現,原來HAL是殺人兇手,他於是不得不拆除這座電腦的所有功能以求自保。毀滅的工程,是要一層層從最高級到最基本終止它的功能和刪除它的記憶。HAL感受到自己正逐漸死亡,央求隊長不要這樣做,但隊長沒有停手,HAL的聲音愈來愈空洞,最後剩下的是原本裝置它的科學家錄下的一首小調Daisy Bell。

這段情節非常震撼。你知道,這是我近半個世紀之前看的電影,當時已不太明白,後來更加印象模糊,但前幾天又忽然湧上心頭,因為聞得港台要陸續刪除在YouTube等平台上架超過一年的影片。這與近數月來當局不斷篡改教科書、歷史刊物和收起展品同出一轍,目標都是在清洗關於香港的記憶。港台刪除影片也是其中一步,類似之事還會繼續發生。我想起HAL,因為無數集體記憶,其實是支撐着我們這個城市的各樣功能,抹掉了這些記憶,也就是令她的功能一一喪失。不但功能,記憶是一個人身分的一部分,沒有記憶,等如沒有了自己,從這一分鐘到下一分鐘已不知「我」是誰。城市像人一般,沒有了記憶,失去了功能,沒有自我,最後只餘無奈的一曲小調。

我當年深感震撼,不知為何,以為只因電影將電腦擬人化,觀眾好比目睹一宗謀殺案在眼前發生。但其實將一件件凝聚了心血,標誌着無數美好努力創造出來的寶物,逐一擊碎,本身已是驚心動魄。

老實說,對這齣電影,我的記憶本來模糊得連片名也不大肯定,為免張冠李戴,於是上網一查。我於是想起,檔案、影像紀錄,不但本身是記憶,同時也可用作查證個人記憶與事實之間的差異。即使世上沒有任何一套紀錄是十全十美及絕對準確,但愈多不同的獨立出處,鑒證就愈可靠,如果原來的版本全部消失,我們的記憶,就如岩洞壁上搖擺不定的黑影。

然而,即使在沒有電腦簡易「備份」功能的古代,焚書坑儒這類舉世歷代暴政經常手段也從未得逞,何況資訊科技發達的現代?最後最後,我們仍有毋須通過任何機器還原的文字圖畫,我們沒有機械智能的萬能,但我們有殺不死的靈魂。

我真真正正過時!記得的電影竟是幾十年前的古董!都不知你有沒有看過。那日讀藍小姐的大作,她熱衷的那些「鏡仔」、「姜B」才是這一代的吶喊。我們不住創造新的記憶,不住變得豐富,始終與HAL的命運不同。炎夏降臨,好生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