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東涌新市鎮擴展工程如火如荼,每日泥頭車穿梭往來塵土飛揚,更常有石塊跌落馬路恍如「馬路炸彈」,過去半年至少發生三宗車輛撞及遺留路中石塊的意外,上月一名鐵騎士更失事翻車致臉骨和眼骨爆裂重傷,事後他追查發現撞及的石頭由泥頭車跌下,體積大過拳頭,但泥頭車不知所終追究無從。有區議員建議路政署加裝閉路電視監控,一旦釀意外可追究車輛責任。
撞及馬路石塊致炒車重傷的鐵騎士阿Sam(34歲),居住東涌逸東邨,本身是運動教練,因疫情無工開轉做外賣員,卻飛來橫禍。他憶述上月12日下午3時許駕電單車送外賣,途經近填海區迎禧路時,見馬路有石塊隨即閃避,殊不知避過一塊卻撞及前面另一塊石頭,當場人仰馬翻,由尾隨女騎士協助報警。
意外中,Sam臉骨和眼骨爆裂,肩部手腳多處擦傷,最終留醫12日出院,但因雙腳至今行動不便康復需時,現時手停口停,只靠積蓄生活。事發後,其女友鄭小姐在社交平台發文緝兇,帖文一出,獲得多名司機提供車cam片段,才發現阿Sam撞到石塊時失控翻車,片段中所見的石頭竟較拳頭還大,十分嚇人。
鄭批評東涌泥頭車問題嚴重,她多次帶狗散步,曾有泥頭車經過輾起碎石,愛犬不幸遭殃,被擊中痛得呱呱叫,又形容「有時沖完涼落街等巴士,一陣間就成身灰泥」。
離島區議員(東涌北)徐生雄稱,政府近年在東涌大量填海發展新市填,每天至少50架次泥頭車運載沙泥進出東涌,其中迎禧路是重災區,除阿Sam的意外,半年來上址至少發生另兩宗交通意外,去底年及今年2月分別有私家車撞到路中石頭,導致胎軨損毀及爆車胎。
因工程持續,路面危機仍在,建議路政署在上址加裝閉路電視監察,倘發生意外可追查涉事泥頭車追究司機。泥頭車司機協會總幹事陳三才批評,泥頭車司機雖有蓋帆布但帆布往往穿洞致跌出石塊,呼籲食環署及路政署應加強巡查撿走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