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縫裏的人(上)- 楊靜

夾縫裏的人(上)- 楊靜

機緣巧合,最近捧起書讀歷史上一個與我不勝相干的人,明朝的海上梟雄汪直。

汪直是內陸人,生於安徽,但想必紫微星落在遷移宮,一生總是離家奔波,向東、向南、向東南,那就是海了。內陸長大的人對自由的嚮往中總少不了海的意象,無垠的藍色浪潮拍過岸頭後又湧去目力所不及之處,那就是赤裸裸地引誘了。汪直大抵也是受到這樣的魅惑吧,自從第一次南下福建廣東,在南海和印度洋跟船做了些貿易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加入當時大走私勢力麾下。一路北上,在浙江沿海島嶼駐紮,那裏曾經有可能成為後來的香港或是澳門。

但是明朝的海防歷來是皇帝心頭大事,雖然走私往往可以抽絲剝繭引出從地方到中央的各種權錢關係網,但,走私和海盜是一定要繳的。是以,汪直所在的實力被明水師圍剿,他命大突出重圍。不但命大,頭腦也靈光,他看出全球大航海時代勢在必行,而大明作為當時的頂級政治經濟勢力,其實參與海洋貿易網既有勢力也有收益。他嘗試遊說,以及用行動證明,如果能夠正常開埔通市,於官於民百利而無一害。他週轉俐落,甚至幫助當地官員和水師擊敗了一些倭人和雜牌海盜。

眼見能有一線希望,新官上任,朝廷內部勢力也此消彼長,汪直發現自己變成了頭號要犯。他再次好命地逃過劫難,放棄浙江,東渡日本,遊走在日本大名、葡萄牙總督和三教九流的海上勢力之間,很快建立起一隊漢人(包括落跑的水兵)為首、夾雜以日本浪人的艦隊。他很快在日本建立據點,甚至能和日本的政治勢力平行而駛。

可汪直並沒有安於日本唐人街的幸福,不久他受到浙江新任官僚的招安信,再次被自己想要促使明朝解禁開埠的使命所召喚。可此一去,又經歷了明朝內部勢力的內鬥,不幸成為犧牲品,被捕殺害。死前他說,朝廷這個決定會導致東海後患無窮,果然一語成讖。本來汪直這樣的勢力,能夠在錯綜複雜的海洋關係網中發揮平衡和疏通的作用。他一倒,海水滔滔,果然大亂。

電郵:[email protected]

逢星期日、一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