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防疫抗疫工作千瘡百孔,最基本的病毒檢測也一塌糊塗。有檢測者日前向醫管局門診交回深喉唾液樣本瓶,其後收到短訊檢測結果,竟然顯示另一人的身份證號碼和樣本瓶編號。
醫管局最近放寬部份病房探訪安排,訪客於探病前需要提供病毒的陰性檢測結果,蔡小姐因需要探病,日前取樣本瓶做深喉唾液檢測,其家人周四早上9時許到沙田圓洲角門診,替包括她在內的家人交回共三個樣本瓶。翌日她與家人均收到政府寄來的短訊指結果呈陰性,但蔡小姐發現自己的短訊顯示另一陌生人的身份證號碼,再對樣本瓶編號發現亦錯。
蔡小姐非首次檢測,她送交樣本瓶前已確認好樽身和個人資料正確才交回,幸有記下樽身編號,經短訊連結自行輸入身份證和樽身編號才找回屬於自己的陰性結果檢測證明,但形容這次錯失好離譜,「政府日日叫咁多人強檢,其實有冇諗過承唔承受到個workload(工作量)?驗到錯晒有咩意思?」她擔心資料錯誤是否代表樣本亦撈亂出錯。
醫管局已非首次在檢測結果方面出錯,去年11月誤向六名確診者發出屬於其他人的陰性結果通知,牽涉2,972人需更正身份資料和再次確認測試結果。今年3月,醫管局承辦商處理結果時又出現偏差,導致部份人收到的電話短訊載有錯誤樣本瓶編號,受影響人士因此未能登入電子檢測紀錄系統下載結果,涉及103人。
醫管局表示,有關樣本瓶由衞生署的圓洲角胸肺科診所收集,醫管局並沒有相關個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