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胡志偉喪父,身為獨子,卻因政治氣候,未能奔喪。潮州怒漢詹培忠仗義執言云——「無理由走得去邊,事件影響政府形象,不應與政治或是否違反國安法有關。」形勢險峻,仍敢發聲質疑,誠濁中清流,可見上一代的人多重情義。李我叔故去,悼輓聲不絕,不是一路走好,便是緬懷彼在播音界的獨特地位,罕有哀憐他的晚年老人院生活,夫妻相伴,孤寂仍存。獨有劉君天賜恆常在面書報道近況,以慰聽眾。李我叔坦蕩君子,視錢財如糞土,名下產業早分配停當,手上積蓄不多,晚年生活費用,聞多得商台給予補助。李我叔相知於何佐芝,乃商台開台功臣,何視為股肱之臣,生前寄語其子何驥要一生一世關顧。孝子也,秉承父命,多予照拂。手書對聯「話到口中留幾句;理從是處讓三分。」迄今仍掛於商台二樓走廊上。反觀今曰,主僕分手,即恩斷情絕,不相往來,寧無慨嘆?
李我原名李晚景,出生於廣州晚景街,故名。我曾調笑他,人家晚景淒涼,你老晚景富足,呵呵大笑。八七年,作協成立晚會,李我欣然出席。席散,餘興未闌,一行人逕往康怡花園陸校長的幼稚園聊天。李我叔因無父、無母、無兄、無弟,無妻,易名「李我」,早有憐憫大眾之心。所播天空小說,道盡愛情纏綿,世道辛酸,感觸肺腑,賺人熱淚。是夜,逸興遄飛,滔滔不絕,年輕於他的譚仲夏,支撐不住,我要乘風歸家。殷殷話別,忽道「沈西城你多話講,可以做講古佬!」一語相中,小學時我是班中的講古專家,老師改卷,着為同學講故事,我就以外婆所說的才子佳人為本,添枝加葉,娓娓道出,同學盡皆迷醉。祖師爺在前,下馬問道。李我叔不吝賜教,要我留意三點:先求聲調抑揚頓挫;次是內容須曲婉動人;其末要用心講述。緊記不忘,在網台做節目,連番搬弄要領,幸不辱人。李我叔晚年寄身老人院,夫人衣不解帶,悉心照顧,旁人難羨。九十九歲仙去,永壽矣。「隨君千日終有別,留得清夢與君隨。」瀟湘女史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