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超級星期四」地方選舉結束,陸續公佈點票結果。在工黨傳統票倉哈特爾浦(Hartlepool)的觸目選戰,由保守黨贏得國會補選議席,為56年來首次,令工黨黨魁施紀賢受壓,多名黨員向其問責。
哈特爾浦共有16人參選,保守黨的莫蒂默取得15,529票、得票率為近52%;工黨的威廉斯僅取得8,589票、得票率為29%。莫蒂默發表勝利宣言:「對於我成為在此城市逾50年來,首位保守黨議員以及首位女性議員感到非常驕傲。」「工黨長久以來視民眾的支持為必然……民眾已受夠了,而透過今次結果,他們已發表意見並明確表示,現在是變革的時候。」首相約翰遜指結果反映民眾想要落實轉變的政府。
失落「深紅」選區令工黨大受打擊,多名黨員向施紀賢問責。影子交通大臣麥克馬洪坦言對結果感到「非常失望」,並表示:「這告訴我們工黨的改革速度不夠快。我們需要加快速度。」影子內政大臣阿博特則在Twitter寫道:「工黨在哈特爾浦慘敗。這結果不可能歸咎於(前黨魁)郝爾彬,在他的領導下,工黨曾兩度取得議席。施紀賢必須重新思考他的策略。」施紀賢在選舉前曾表示,如果工黨在今次選舉表現令人失望,他將會負起責任。
施紀賢派出留歐派支持者威廉斯參選的決定遭狠批,因該選區有70%人在2016年的公投上支持脫歐。蘇格蘭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政治系教授柯蒂斯亦認為,今次結果正反映工黨未能挽回在2017年及2019年,他們所失去的脫歐派的勞動階級選民。
不過,英國廣播公司(BBC)政治編輯庫恩斯伯格則認為,此反映該區在政治取態上的長期轉變,他們對工黨越來越失去信心,這非由約翰遜開始,亦非由脫歐開始。但她相信,約翰遜政府在疫苗接種計劃上取得的成功,是令保守黨取得此議席的原因之一。
哈特爾浦選區自1974年成立而來,每次選舉都由工黨獲勝。今次補選是因前工黨議員希爾捲入性騷擾醜聞請辭而觸發。勝選的莫蒂默為北約克郡的農民兼區議員,其競選活動得到多名內閣官員特意到訪支持,包括約翰遜及財政大臣辛偉誠。
而在英格蘭的143個區議會改選中,保守黨在初段點票亦有斬獲,昨午有結果的22個議會中,保守黨奪其中10個控制權,淨增長為3個。
路透社/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