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開支持開放COVID-19疫苗專利權後,法國等歐洲盟友、以至競爭對手俄羅斯都響應。不過,德國前日高調反對這項「救世」計劃,強調知識產權是創新的泉源,與美國等盟友在抗疫合作上出現裂痕。
德國除了是很多重要藥企的根據地,國內的BioNTech更有份研發現時全球廣泛使用的輝瑞/BioNTech疫苗,難怪對開放疫苗專利反應較大。政府發言人表示,「美國提議撤銷COVID-19疫苗專利保護,會對整個疫苗生產引來重大影響」,認為限制疫苗生產的因素是產能和高品質,而非專利權,並稱藥廠正跟夥伴合作加強生產。
世衞內部消息指,各國過去曾就疫苗專利問題舉行多次會議,當時歐盟、澳洲、英國和加拿大等國家都表示反對,但部份在美國宣佈支持開放專利後和應。其中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已準備好討論美國的建議」。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改變過往的抗拒態度,稱「絕對同意」開放全球疫苗專利,但又指此舉可能打擊創新,只能視為無可奈何的辦法。
另外,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和意大利外長迪馬約都已表態支持計劃;澳州總理莫里森形容計劃是「好消息」,未否認會改變過往的反對立場;就連俄羅斯總統普京都響應計劃,顯得德國與盟友合作抗疫有所保留,可能是未來談判的攔路虎。
雖然開放疫苗專利能為發展中國家帶來曙光,目前約有80個國家明確支持,但近期疫情嚴峻的巴西政府卻反對。該國衞生部長凱羅加表示巴西沒有生產疫苗的方法,擔心撤銷專利反而會妨礙政府與藥廠購買疫苗。
英國《衞報》/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