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接觸者曾打針「疫監」可減短

密切接觸者曾打針「疫監」可減短

【本報訊】繼打針可蒲吧唱K消夜後,政府再以寬減「疫監」催谷接種疫苗。食衞局昨公佈確診個案密切接觸者檢疫期安排,若不涉變種病毒株,完成接種疫苗者的強制檢疫期由原本14天有條件地縮短至7日;涉變種病毒的密切接觸者檢疫期由21日縮短至14日。有醫生批評令社區蒙受不必要風險,「如果放寬後出事,代價又畀唔畀得起?」

醫生質疑自我監察成效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指,兩個科學委員會聯同專家顧問委員會取得暫擬共識,不涉變種病毒株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建議完成接種疫苗者符合條件後,強制檢疫期由14天縮至7日,可家居檢疫但須配合電子監測。但衞生署晚上發稿指該7天是於檢疫中心隔離。條件包括要有完成兩劑疫苗接種證明,已完成接種兩劑疫苗並相隔14天;進入檢疫營時核酸檢測呈陰性,替代中和抗體測試呈陽性。

變種病毒株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若已接種兩劑疫苗並相隔14天,在檢疫中心檢疫第1、7、12日採集的樣本呈陰性,抗體測試為陽性,檢疫期可由原本21天縮至14天,其後7天自我監察,第19天須在社區檢測中心檢測。

九個月內曾確診、已康復人士可視作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康復超過九個月人士,專家建議補打一劑疫苗,過了14天亦可視作已完成疫苗接種。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質疑有關決定,「冇風險就唔會要檢疫,要檢疫就即係有風險」,邏輯上難以解釋為何只檢疫前半期、後半期不用。他懷疑自我監察成效,不少患者無病徵,「咁點監察?如果佢哋喺社區遊走,輕則就手尾做到死,數以萬計嘅人做檢測,重則社區爆發」。梁指病毒日新月異,「𠵱家睇住原型抗體唔代表可以對付變種病毒」,若政府希望清零,現階段無空間放寬措施,「(政府)想鼓勵啲人打針都唔好用咁危險方法」。他建議若政府欲增加誘因,「可以用『旅遊氣泡』去低風險地區,配額畀打咗針嘅人優先,同時要求雙方嘅人都打針,亦可減低兩地風險」。

雖然當局再谷針,但昨日僅14,400人預約接種,較前一日跌近兩成。周四有13人注射疫苗後不適送院,三人留醫。

■政府昨以寬減「疫監」催谷市民接種疫苗。張志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