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前晚舉行頒獎禮,記錄香港反修例運動的兩部紀錄片《佔領立法會》及《理大圍城》,鬧雙胞同奪得華人紀錄片獎的首獎(得獎名單見附表)。評審解釋兩片同獲一獎的原因是:「兩部作品不僅在現實中承先啟後,又是相輔相成,所以並列為首獎。」
兩部作品的拍攝者匿名為「香港紀錄片工作者」,在得獎感言的短片表示,影片能在台灣放映並獲獎,對他們有很大的意義,又指:「影片的意義不止是見證,希望透過回望過去,能更認識和理解我們是一個怎樣的共同體。」兩部片不能於香港放映,拍攝者慶幸有台灣的關注和支持,並指想跟在台灣的香港手足說:「我們沒有忘記,很多人還繼續默默地努力,盼望有一天我們能重聚。」
評審們盛讚兩部片「鏡頭拍攝精準、剪接利落,以強大的真實涉入感,捕捉抗爭者的激情與矛盾。創作者們面對當局威脅毫不畏懼、堅決記錄,讓眾人看見電影如何即時回應政治時局,召喚社會良知,建構集體意識。」《理大圍城》是今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開幕電影,記錄前年11月警察包圍理大的大規模衝突,紀錄片工作者貼身拍攝示威者的掙扎血淚,不少看過該電影的人都指全片震撼人心。該紀錄片去年獲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IDFA)最佳剪接獎,今年初再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2020年最佳影片獎。《佔領立法會》亦入圍今年台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也入選法國影展國際競賽單元。
台灣華人紀錄片獎由德法公共電視台(Arte)委製編審、獨立電影館長及作家Rasha Salti、日本當代動態影像藝術家牧野貴、詩人及文化工作者鍾永豐共同評選。國際紀錄片影展上月21日開幕,今屆共收到來自132個不同國家地區,共2,384部的紀錄片作品,角逐11項大獎,總獎金215萬新台幣(約60萬港元),是目前亞洲紀錄片影展最高額總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