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地昨日截標錄得6份標書,成績未算突出,但仍有多間華資財團及領展(823)加入戰團。令人意外的是,過往積極投地的中資發展商全數銷聲匿跡。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指,中資缺席,除了因為地段要求興建不少公用設施外,更主要在於中資目前投地策略要貨如輪轉,地段限制不可拆售,可能才是致命關鍵。
梁沛泓指,據賣地章程顯示,項目落成後,不論商場或寫字樓均不可拆售。而且中標財團需興建三所政府物業,包括幼兒中心、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和地區康健中心,涉及樓面2.1萬方呎。不過這些社福設施,落成後政府會出資購回,加上只佔約2萬方呎樓面,因此對發展商而言問題不大。惟地段限制不可拆售,則導致中資發展商缺席。
梁沛泓坦言,對中資缺席投地頗為失望,但相信主要由於中資投地要求貨如輪轉、資金回籠速度要快,惟不可拆售的商業物業即需要長時間營運,故中資在香港可能更集中於投住宅用地。而由於中資缺席,相信地價仍然不樂觀,就算有新發展商加入,可能出價偏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