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的透明度

裁判的透明度

香港足球界常有投訴球證的時候,有時一些關鍵判決,就更加易引起球迷的談論及球隊的不滿。球證不是機器,偶爾出錯乃人之常情,當然錯的大小則每人心中都有把尺,觀點與角度不同,反應亦不同。說起人之常情,同樣地當人的不滿累積起來,一次又一次感覺正義不能伸張時,就有機會把無事當有事,小事變大事。然而,事實上足總一直努力監測球證水平,亦有就犯錯作懲處,可是透明度不足,令球證與球圈其他持份者的關係未能和諧,有時甚至用惡劣來形容,亦曾有投資者因而意興闌珊。那麼,究竟增加透明度又是否很困難?

同一天空下,大家都為足球揮汗水、灑熱血,筆者深信圈中每個角色都重要,都專業。職業球員人生最寶貴的歲月都在球場,犧牲和付出難以估計,受傷和犯錯都可能賠上了職業生涯;教練面對足球現實的情況,一個犯錯可能失去工作,要考上較高級別的教練牌,無10年都要7年,金額要5位數字至6位數字;裁判亦然,一等或以上的要累積多年經驗,又要升級、筆試、不斷體測,犯錯亦有機會停賽,過程需要的心機和時間絕不簡單。

因此,不論是否職業,其實也是專業。每個崗位的形象和權威,是靠自己的努力經營。即使是教練界,也有形象好或口碑差的人,每人都有責任為自己的專業而努力。球員和教練犯錯,不僅會受外界批評,更可能失去工作,有時亦要上紀律委員會,審訊結果亦公開。筆者認為裁判界亦可增透明度,改善與圈內關係,又可推動裁判提升自我要求,同時賞罰分明,對做得好的裁判加以表揚,讓外界更理解裁判工作。

陳婉婷

前亞洲足協最佳女教練

周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