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商品價格走高、貨輪緊張運費抬升,加上資金炒作復蘇需求增加,中國多項商品期貨向上,部份更創歷史新高,惹起市場通脹憂慮,內地煤炭股受消息刺激,昨日升9%至3%不等,其中於深圳掛牌的山西焦煤,升近8%,報6.08元人民幣;中國神華A股升3.02%,報19.79元人民幣。
據新浪財經報價,大批商品期貨價格昨升幅驚人,其中動力煤、焦煤升約8%觸發停板機制,而鐵礦石升6.81%、菜油升5.14%、玻璃升5.82%、純碱升6.67%,升逾3%的更包括PVC、棕櫚油、螺紋鋼、線材、瀝青及熱軋卷等。
有評論分析指,全球主要經濟體反彈,推動對金屬、食品和能源的需求,大宗商品市場升至近10年來最高水平。隨着主要經濟體擺脫疫情困擾,金屬價格隨着製造業升溫而上升;市民增加外出也推高能源價格。同時,巴西、美國和歐洲的旱情導致農產品供應下滑,推升玉米、小麥和蔗糖等農產品的價格。
另外,美國的基建計劃及更激進氣候承諾,將加速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汽車擴散需求和投資押注,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並引發廠商對金屬短缺的擔憂。
高盛上月28日的一份報告稱,大宗商品六個月內或再升13.5%,油價將達到每桶80美元,銅價將達到每噸1.1萬美元。
高盛認為,隨着疫苗接種促進市民外出需求,原油在未來六個月有望達有史以來最大的需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