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首季扭虧為盈 中國業務佳 高盛、大摩唱好

百威首季扭虧為盈 
中國業務佳 高盛、大摩唱好

【本報訊】百威亞太(1876)首季業績出爐,扭虧為盈,錄2.33億(美元.下同),折合約18.1億港元。高盛及大摩均認為百威整體業績勝預期,尤其是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指標。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則指,百威內地業務的毛利率按年增長更值關注,但其估值不便宜,暫不建議追貨。

截至3月底的首季,百威收入達16.26億元,按年增長70.1%,正常化EBITDA飆逾兩倍至5.28億元,錄得2.33億元純利。毛利率方面,較去年同期增長8.6個百分點至52.8%。百威在收市後公佈季績,惟股價績前偷步炒上,升4.9%至25.5港元,升幅冠絕一眾藍籌股。

引入啤酒以外品牌

百威表示,首季收入升幅主因是中國業務表現強勁,以及上年基數較低,業績反映中國出現顯著行業復蘇,以及集團在主要市場成功執行高端化策略,並估計在所有主要市場均獲得市場份額提升。百威解釋,農曆新年營銷活動為整個季度帶來強勁增長動力,集團估計首季擴大了中國市場份額,根據尼爾森資料,期內零售及電商渠道的市場份額亦有所上升。

為配合高端化策略,百威稱會通過引入啤酒類別以外的知名品牌,進一步提升相鄰產品組合,目前已有Fireball Whisky和BuffaloTrace等高端烈酒商加盟,又在能量飲料類找拍檔,和紅牛(Red Bull)建立合作關係,料可透過這些新簽訂的獨家經銷協議,向消費者提供不同場合的多元化體驗,同時把握這些高端類別迅速發展趨勢所帶來的增長機遇。

專家嫌現價估值貴

高盛認為,百威首季業績表現穩固兼勝預期,正常化EBITDA比市場預期值4.78億元高,認同主因是百威的中國業務收入增長92.5%拉動,重申其「買入」評級,目標價29港元。摩根士丹利則指,百威整體銷售和利潤勝預期,EBITDA及每股盈利分別比市場預期多11%和6%。至於印度市場,大摩指百威在當地業務雖受第二波肺炎疫情影響,但在高端、超級高端及非酒精類產品的強勁雙位數增長推動下,當地銷量和收入亦錄雙位數增長,維持百威「增持」評級,目標價31港元。

植耀輝覺得百威業績不俗,但未至於驚喜。至於其啤酒業務,植認為毛利率指標更值得留意,期內顯著上升8.6個百分點,反映其高端啤酒銷量佔比提高,成功反攻同業。股價方面,現價估值已不便宜,有貨可持有,但沒有貨亦不急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