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寫週記:打針後記(鄭志文)

家庭醫生寫週記:打針後記(鄭志文)

每次接種新冠疫苗後,都要在觀察區坐15分鐘。當時開啟了智能手錶量心跳,再將短褲褲管拉高,以方便醫護有需要時,在大腿外側注射腎上腺素急救。結果,無事發生。自己無事,同場亦無任何事故。15分鐘,就只胡思亂想。

看小說,有一代人是經歷了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想不到,自己是經歷了香港的兩次大型疫症。沙士一疫,香港深受影響。今次新冠肺炎影響全球。幸好香港疫情一直不算嚴重,不至失控。

疫苗,是解決傳染病的非常有效方法。不過,今次新冠疫苗的研發,快得令人有點擔心。而且,有些是用了新技術。mRNA 疫苗,香港用的復必泰,並未在之前任何疫苗使用。所以,最初我也有些保留(其實現在也有)。我除了追看研究資料和數據外,更買了Walter Issacson寫的人物傳記:The Code Breaker。講述專門研究RNA,有份破解 CRISPR之謎,有份研發RNA疫苗的Jennifer Doudna的事迹及她和張鋒的恩怨。之後,在外國的同學都接種了疫苗,mRNA疫苗的使用亦順暢。再之後,香港開始打針。

好不容易,網上成功預約。3月24日,打針當天,卻遇上復必泰叫停。4月重開,大家打針的熱情稍為冷卻。所以雖然安排混亂,也成功重新預約。注射過程,一如預料,很順利。根據自己替病人接種各種疫苗的經驗,嚴重過敏反應非常少有。

約4小時後,針口有些痛。知道這是正常現象,而且會越來越痛,維持一、兩天。感覺比打流感針痛些,但遠不及破傷風針痛。48小時後,手臂不痛了。但突然口腔長了幾粒痱滋,需要用藥治療。也不知關不關針藥反應事。再4天後,才復原。

求學不是求分數,但打針肯定是求抗體。打針後,我每星期驗抗體。第一周,無。第二周,似有還無。第三周,終於有,但反應不算熱烈。

可能我一向相信各種疫苗有用,亦相信實證醫學。經歷第一針的懷疑反應,我完全沒有打算放棄第二針。準時赴約,結果,無事發生。至於抗體水平,有待下回分解。

電郵:[email protected]

鄭志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