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昨日公佈新增確診新冠肺炎個案41.2萬宗、死亡3,980人,均創單日新高。毗鄰印度的國家也在艱難應對病例激增,中國藉上月倡議建立環印度防疫圈、在南亞的疫苗外交取得優勢,但美國突然轉軚在世貿支持放棄疫苗專利,中國兩款國產疫苗爭取世衞緊急授權受阻,反令中國疫苗外交遭遇兩面夾擊。林鄭政府要為中國疫苗外交貢獻力量,會否更落力催谷接種國產疫苗?
自去年6月開始,中國的康希諾疫苗獲軍方特需藥品批件,國藥、科興疫苗獲藥監局批准緊急使用。9月,阿聯酋成為境外第一個批准緊急使用中國新冠疫苗的國家,中國疫苗外交就此展開。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迄今至少已向49個國家捐贈或外銷1.18億劑疫苗,遠遠多於其他國家,有效扭轉了去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時中國外交四面楚歌的形象。
中國外長王毅上月初接受官媒新華社專訪時,否認中國推行疫苗外交,反而指摘「疫苗民族主義」開始在全球滋生,某些發達國家的訂購量超過本國人口的兩至三倍,但許多發展中國家正面臨嚴重疫苗短缺。他強調,中國正與東盟展開疫苗研發與生產合作,共同打造區域疫苗生產和分配中心。4月27日,王毅又主持召開毗鄰印度的尼泊爾、斯里蘭卡、孟加拉、阿富汗、巴基斯坦五國外長應對疫情視像會議,組建環印度防疫圈。這些國家近日病例都在激增,紛紛請求中國提供疫苗和醫療設備。
印度疫症危機惡化,中國對疫苗外交信心滿滿之際,在世界貿易組織與世界衞生組織同期舉行的會議上,中國的疫苗優勢遭到夾擊。世貿昨日討論豁免新冠肺炎疫苗專利提案時,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突發聲明,指為助結束疫情,支持豁免疫苗專利。世衞策略諮詢小組在評估是否批准科興和國藥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時,認為這兩款疫苗對成年人有效,但副作用風險數據不足,對科興的數據「信心低」,對國藥的數據更是「信心非常低」。中國疫苗的外銷和捐贈的激增勢必受阻,中國疫苗公司的股價昨日因此暴跌。
尤須指出的是,世衞的獨立專家對科興和國藥疫苗的評估結果是,對19至59歲成人的保護效用有高度信心,但對60歲以上人士的效用不及前者高,而且可能產生嚴重副作用的風險數據不足。世衞再次延後決定是否批准兩款中國疫苗的緊急使用,但恐怕不會影響林鄭政府推銷科興疫苗的決心。
印度雙變種病毒流入香港,林鄭政府圍封患者居住大廈、強制檢測、撤離住客等措施多管齊下,甚至一人確診,全樓送檢疫中心隔離,幾近風聲鶴唳。雖然專家、政黨多認同這些最後阻截病毒擴散的措施可理解,但是,如果政府在阻截病毒輸入、樣本檢驗、追查病毒鏈的甩漏繼續存在,就難以消除下一波疫症爆發的隱患,而且,檢疫中心會否因全座撤離增多而不敷使用?市民接種疫苗對防患變種病毒的作用有幾大?政府是不是應該有交代?
更須拭目以待的是,變種病毒殺入香港對林鄭政府疫苗政策的影響。有居住豪峰的私家醫生表示,已接種兩劑科興疫苗,測試也顯示已有抗體,但仍要被送去檢疫中心隔離21日。這是要擴大變種病毒的恐慌、催谷市民打疫苗針,還是要質疑科興疫苗的成效,減低打疫苗針的意願?如此自相矛盾的政策,真的有助中國推銷國產疫苗,有助中國的疫苗外交嗎?
不過,林鄭竟然敢公開就香港移民潮宣稱:「所有離開(香港)的都是逃犯,我們不在乎。」那麼,她要宣佈只有接種科興疫苗的才是愛國愛港、風險再高也不在乎,又有何難?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