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好●龍象之爭

讀書好●龍象之爭

印度疫情大爆發,習近平一邊致電總理莫迪慰問,另一邊則由中共中央政法委官方微博「中國長安網」發佈的圖片,以極端民族主義、反人道手法嘲諷印度疫災。該圖片將中國火箭升空及印度穿着全套保護衣的工作人員點火燒屍的相片併在一起,並寫上「中國點火VS印度點火」及「#印度單日新增確診超40萬例#」。原來政法委早在29號已經發佈「中國火神山VS印度火神山」改圖寸爆印度,中國公安部新聞中心,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中國警方在線」、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等官方賬號,在多個社群平台轉發這張「中國火神山VS印度火神山」,仲tag埋「#印度德里將狗用火葬場改為人用」。內地大量小粉紅和應,為印度疫情幸災樂禍鼓掌歡呼,但亦有人批評官媒「人性泯滅」。

較勁不停 西方聯印制華

中共黨媒煽動這種仇印情緒,表面看是近期邊境衝突士兵各有傷亡所致。這兩個國家俱於四十年代末「立國」,起初關係友好,在五十年代末轉差,主要受西藏問題影響,1959年拉薩暴動,達賴喇嘛逃往印度,並成立流亡政府,中印關係開始惡化。接着中蘇分裂,印度走親蘇路線並與蘇結盟,在毛澤東強烈反修反蘇政策下,終於爆發1962年中印邊界之戰。中印戰爭後不結盟運動分裂,印度比中共得到更多國家支持,中印較勁從未停止。中國與印度都是文明古國,兩國人口相當接近,約14億,中國1979年改革開放,比印度先行十多年,印度要到1991才開始經濟改革,2014在莫迪領導下走上高速經濟增長。這場比拼稱之為「龍象之爭」,印度像龜兔賽跑中的烏龜慢慢追上來。本來中共不太在意這隻烏龜,但自中美貿易戰開打,形勢逆轉,中共在香港、新疆、台灣問題上,無視國際社會的反應,令西方國家轉而聯印制華,提出了「印太戰略」取代以對華政策為主的亞洲戰略,由美、日、澳、印四國組成戰略聯盟,建構從中東霍爾木茲海峽、東南亞麻六甲海峽到東北亞宮古海峽的戰略安全網,以應對中共在區域內日益增大的威脅與挑戰。

中印角力 亞洲地緣政治最大變數

大家想全面認識印度立國以來的政治、社會歷史,我推薦《印度:最大民主國家的榮耀與掙扎》一書,分上下兩冊,作者是印度歷史學家拉瑪昌德拉.古哈(Ramachandra Guha),他被《時代》雜誌譽為「印度歷史的卓越記錄者」,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挪威奧斯陸大學、印度科學理工學院等校。古哈認為由於印度與中國之間有着極為漫長的邊境線,因此,印度涉及的國際事務幾乎都與中國脫不了關係,在了解印度的國際政治策略的同時,也可以看到中國的南亞國際策略。古哈指出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也促成了民主印度建國以來最重大的國策轉向。

今次印度疫爆,中共利用疫苗外交全力爭取屬於印度勢力範圍的南亞國家,以此針對印度及美國印太戰略。龍象之爭,無可避免,西方同時正力捧印度在廿一世紀的後半段超越中國。中印角力,可能才是亞洲地緣政治的最大變數。

劉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