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字咁淺:恩惠 vs 贖罪(麥煒和)

醫字咁淺:恩惠 vs 贖罪(麥煒和)

以下故事純粹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晚上十時,病房:「曹醫生,今晚又是你當值?」

「陳護長,我已下班了,留在醫院只是方便進修。」

「咦,你研習治療癱瘓症的最新文獻?」

「沒錯,我正在處理一位下肢癱瘓的患者,雖然他已永久殘障,但我發現仍有很多支援治療,或有助他生活重回正軌,好像提供電動輪椅、腳托、尿喉及其他失禁護理、心理輔助等。患者也失去工作與養家能力,我會聯絡醫務社工為他申請傷殘津貼和安排領取綜援。」

「醫生果然有heart,得你照顧是病人的福份,他一定衷心感激。」

「過獎了,醫生全力支援患者,也是盡了我們應有的人道責任,以推動建構更緊密的醫患關係,十九號床的患者該已領會到我的好意。」

「十九號床⋯⋯即是手術期間被我們切斷神經線致癱那位?」

「陳護長,你可記得梁教授曾千叮萬囑,說十九號床的醫療事故絕對不可歸咎是我們失誤,患者出事是本身早已有了問題,就算沒進行手術,他也可能自動癱瘓,再者,術前麻醉科及放射科評估不足,甚至患者自己肥胖和有飲酒習慣,也增加了手術風險,雖然最終確是我們切斷了神經線,但那是在種種不利因素下方會發生,嚴格來說,事件中我們才是受害者⋯⋯總而言之,患者出事是別人的錯,與我們毫無關係,團隊也絕對不會問責和賠償。反之,現在向他提供支援,卻是我們無私的恩惠。」

「曹醫生,恩惠是恩惠,贖罪是贖罪,兩者不可混為一談甚至把贖罪說成恩惠,若不是當初手術出錯,患者也不會癱瘓及需要你的支援。醫患之間貴乎坦誠,你卻存心推卸和隱惡揚善,那樣做你良知還過意得去嗎? 行醫最重要是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我建議你跟教授認真商討一下,考慮把實情告知患者和誠懇道歉,就算最終要面對賠償或訴訟也是無法迴避的事。」

「對不起,我確是有錯,會盡快給病人交代的了。」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