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八日,香港市長鄭月娥說:「直到昨天,有五十萬市民打了防疫針,比率是百分之七點五,不大理想。政府已多方鼓勵,市民打針還是未見踴躍,實在費解,希望各界提出解決辦法。」鄭月娥貴人善忘,連自己十多日前說的話都忘了。
三月二十三日,鄭月娥答記者問,否認打針率低:「大家請客觀論事。直到昨晚,打針者已有三十六萬,比率不算低,昨天我也是這樣說。」看來,高與低,鹿與馬,求客觀分辨,今日絕不容易。而我輩小民,要向鄭月娥「提出解決辦法」,分屬僭越,豈敢豈敢,就說個小故事吧。
《韓非子.難二》載:趙簡子伐衞,不滿士卒怯懦,手下有燭過者,上前說:「昔者吾先君獻公并(兼併)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戰十有二勝(打了十二場勝仗),是民之用也(獻公用的是這些人民);獻公沒,惠公即位,淫衍暴亂,身好玉女,秦人來侵,去絳十七里(深入我國境,距國都只有十七里),亦是人之用也(惠公用的也是這些人民)。亦有君不能耳(是統治者無能),士無弊也(不是士卒怯懦)。」人民不服惠公號令,有什麼費解。
鄭月娥治港,民望長期一百分只有二十分左右,小民消極抵制其政令;現在連在朝派必勝的象徵式選舉,都怕小民呼籲投白票,立法禁止,以免白票多得貽笑天下。然則小民抗拒其「安心出行」及「防疫注射」計劃,除了嚴刑峻法,還能怎樣解決。習近平總不會把鄭月娥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