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五四運動102周年,香港電台的「五四升旗禮」背景赫然發現「文革發動」四隻大字,1966年文革是全國動亂開始,今日竟然拿來作為紀念五四的佈景裝置,新任廣播處長果然是位天才。另一位天才是教育局長楊潤雄,在社交媒體指「五四運動」出現是民眾抗議中國主權受嚴重損害,最終成功令中國代表團拒簽《巴黎和約》,「挽回民族尊嚴」;又指今年是港區國安法生效後首個「五四青年節」,學生要從歷史中明白「香港是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且自覺肩負維護國家安全的使命,愛國愛港。低水平鸚鵡學舌,令人不忍卒睹。
中共早將五四運動閹割成為愛國運動,將五四最重要的思想解放、追求理性與民主的核心價值刪除,變成了愛國青年節。五四青年其實是「勇武」行動派,除了遊行示威外,更衝擊官員宅邸,衝進被視為賣國賊親日派交通總長曹汝霖家大宅,曹躲起來,學生卻找到上門吹水的駐日公使章宗祥,將他痛毆一頓,召來火魔法火燒曹宅,這就是「火燒趙家樓」事件。北洋政府拘捕學生,北大校長蔡元培聯合其他高等院校校長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北洋政府若要追究學生,校長願意代罪,最後迫使政府釋放被捕學生。沒有北大學生的激烈行動,怎可能星火燎原,學運蔓延全國,促成拒簽和約?
假如五四運動發生在今日香港,學生火燒趙家樓及毆打章宗祥,將被控顛覆國家政權及暴動罪,至少坐十年以上,並且立即羈押監禁不準保釋。至於香港八大校長也會發表聯合聲明,內容變成譴責學生犯法,並且快速割席,取締學生會,並解僱支持學生的大學教員。
中共的崛起,是始於收割五四運動,之後再借九一八後的抗日統一戰線,爭取學生及知識分子支持。本來在五四前已開展的新文化運動,知識分子提出了自由、理性、民主、科學等啟蒙精神,以追求普世價值,建立主權在民的民主政治。後來走向中華民族主義運動,是一場悲劇,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百年來仍未曾確立,假借偉大民族復興之名,公然扭曲踐踏五四民主與科學的核心價值,今日政權之壓迫,比北洋時代「十惡不赦」的段祺瑞政府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來,在中國主權下,曾經何時,香港這片土地是最接近五四先賢所提倡的啟蒙社會,在英治下建立了自由、理性、寬容的精神面貌,今天在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下,逐步摧毀。香港的紀念五四,實際就是五四精神的喪禮。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