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昨亦公佈更新版本的歐盟產業戰略(Industrial Strategy),稱歐盟對大約137種產品「高度依賴」別國,一半屬於中國,未來必定重整。在歐盟連番出招對付中國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亦透露她會在短時間內與中國負責貿易的高級官員接觸,檢視雙方在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表現。
在新的歐盟產業戰略主要談及六個戰略物品,包括原材料、電池、藥物原料、氫、半導體及雲端技術。報告稱歐盟回顧了5,200個進口產品,發現137個產品屬於戰略或敏感技術,並高度依賴別國,當中52%來自中國。
文件稱歐盟可考慮「與最密切的盟友和夥伴」構建「更強、更多元的替代供應鏈」,同時他們允許歐盟各國政府以較寬鬆的國家援助,利誘企業從上游設計到下游生產共同合作。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昨亦稱關注到中歐貿易投資協定的情況,她透露會在不久將來接觸中國負責貿易的高級官員,檢視雙方在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情況,她稱期待雙方會面。
戴琪亦提到美台貿易關係:「美國與台灣的經貿合作必須是策略性的,要與其他政策目標整合。」她還說:「自由貿易協定(FTA)不是跟其他國家經貿合作的唯一辦法。」美國最需要的就是台灣的晶片,戴琪言下之意,似暗示如需商議美台自由貿易協定,勢必跟晶片出貨議題連結。
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