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變種病毒傳播鏈曝光。衞生署最新追查發現,首名染疫的印裔男子原來上月13日曾與女友參與一個有多人出席的家庭聚會,聚會的其中三人之後再與昨確診的兩名菲傭及早前確診的東涌映灣園菲傭聚會,懷疑因此傳播病毒,意味印裔男子或為播毒源頭。本港社區共現10宗雙變種病毒個案,專家憂慮病毒已滲透外傭群組,全面攻陷社區。
本港昨再新增六宗確診,三宗為本地感染,同涉N501Y和E484K雙變種病毒株,染疫源頭或來自首宗社區變種病毒個案的29歲印裔男子。該男子上月17日確診,但一直「擠牙膏式」透露行蹤,繼前日再透露曾到東涌東薈城商場及諾富特東薈城酒店後,昨又再披露曾在上月13日,即確診前四日出席其同樣染疫女友(第11672號患者)在柴灣興華(二)邨豐興樓家中舉行的聚會。
該聚會其中三名參加者再在18日再出席位於深水埗福榮街37號的聚會,該聚會參與者包括三名近日確診患者,即上月30日確診居東涌映灣園的39歲菲傭(第11773號)、昨確診居於鰂魚涌康怡花園N2座(第11793號)和薄扶林豪峰(第11797號)的菲傭。兩人是朋友,其中第11793號患者曾接種過第一針復必泰疫苗。
衞生署未有交代三名出席兩個聚會的參加者是否確診,若三人中有人「中招」,極大可能屬第三代傳播,中心已即時安排出席該兩聚會人士強檢,未知涉多少人。據悉,印裔男子女友的母親及胞兄已送入檢疫中心,正等待檢測結果,若再有更多關連者確診,會令傳播鏈更清楚。消息指,興華(二)邨豐興樓為印裔男子女友母親的住所,福榮街37號為她的兄長家。
至於39歲東涌映灣園菲傭早於上月30日確診,其僱主家庭的十個月大女嬰翌日確診,到昨日女嬰媽媽亦確認中招,即一家三人染疫。翻查衞生署患者行蹤,除印裔男及其女友從未透露曾出席柴灣聚會外,39歲菲傭亦無提及曾赴深水埗聚會,疑涉隱瞞。
而豐興樓爆疫風險可能早有先兆,或因該次多人聚會,大廈早於周一已驗出污水樣本對病毒呈陽性反應,政府當日向大廈發強檢公告。政府昨再向另一聚會地點福榮街37號,以及兩名出席聚會者的工作地點發強檢公告,當中涉中環置地廣場三樓322號麵包店Urban Bakery Works和中環置地太子二樓201-2號Oliver’s the Delicatessen。
除聚會「中間人」成播疫途徑,29歲印裔男亦曾與39歲菲傭同一日到過東薈城,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表示,現階段不能排除任何可能傳播情況。但何處才是真正傳播地點未必最重要,因事隔已超過兩周,眾人已於社區遊走,應將着眼點放在找出潛在感染者,尤其各名病人確診前曾接觸者最高危。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印裔男群組及昨確診的兩宗本地外傭個案極之危險,兩名外傭在本港長時間居住,相信病毒或已滲透外傭群組。他建議完成外傭強檢後,再安排免費檢測,以防患者潛伏期長,重申要做好源頭追蹤,否則或爆發第五波疫情。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說,兩確診外傭是朋友,本身在不同地區工作,傳染期間曾到不同地方用膳,恐造成擴散甚至出現超級群組,全面攻陷社區。他批評政府防疫工作集中於下游,未有為入境人士做抗體測試,令多宗輸入個案成「無頭公案」。他建議應加強從上游攔截,增加旅客抵港後檢測次數,並盡快找出檢疫酒店是否出現問題,包括安排住客入住前及離開時做血清抗體檢測,以及在首七天再增加一次檢測。
記者晚上到深水埗福榮街37號,大廈門牌位置寫上「福榮街37至39號」。大廈樓高11層,一梯兩伙,有升降機,樓下大閘未見通告要求於4月15日至5月5日在大廈逗留的人士接受檢測。大廈樓下有大牌檔、工程公司及一間門牌寫有泰文的店舖,只有大牌檔仍營業,有兩枱食客,大快朵頤。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