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雜誌最新一期的封面專題,用了〈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做標題,此事引起大量討論。
台灣是不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當然是。環顧全球,當前再沒有一個地方像台灣那樣,集中了世界上最強大兩個國家對立的態勢,也沒有一個地方,集中體現了民主與獨裁兩大陣營的生死決鬥。
問題焦點在兩方面:一是中共會不會武力攻台,二是美國會不會協防台灣。
中共統一台灣的用心從來都沒有停止過,至今未武力攻台,是因為早年實力不足,需要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中美關係處於蜜月期,台灣的戰略地位沒有那麼重要,中共又寄望以「一國兩制」和平統一。近年中共實力大增,可惜中美關係又惡化了,台灣戰略地位今非昔比,而「一國兩制」的謊言又自我戳破了。
武統的條件,總是缺這缺那,時機錯過,形勢更複雜,決心更難下,中共只好定出一條底線,便是台灣宣佈獨立,中共就武力攻台。自此這條底線成為兩岸維持現狀的絕對必要條件,台灣一日不宣佈獨立,中共就沒有武力攻台的正當理由。
對美國來說,會不會協防台灣,不是說不說的問題,而是台灣對美國的戰略價值有多重要的問題。今日美國失去台灣,後果有多嚴重,決定美國會不會坐視台灣落入中共之手。
台灣今日的戰略價值,首先是意識形態的,台灣是亞洲民主國家之典範,美國失去台灣,是世界民主陣營一大挫敗,對推動民主潮流、對抗獨裁擴張的大局是重大打擊。拜登聲言美國要在民主與獨裁的競爭中取勝,失去台灣,即拜登大輸一仗。
其次,台灣對美國地緣政治上的價值也無可取代。台灣位處第一島鏈中心位置,台灣一失,第一島鏈斷裂,牽一髮而動全身,美國在亞太地區圍堵中共的大戰略勢將破局。
再次,台灣執世界晶片生產牛耳,美國不可一日無晶片。台灣落入中共之手,中共即可解晶片燃眉之急,科技、軍備和經濟實力將大大提升,這又是美中實力消長的要害。
最後,美國在亞洲的盟友,對中共這個惡鄰都心存忌憚,台灣倒下,其餘的盟國都會腳軟,那便給中共趁虛而入提供最佳機會。到時美國盟友星散,那就是拜登噩夢的開始。
美國不能承受失去台灣之痛,中共一旦武力攻台,美國一定要協防台灣,美國對此心中有數,中共對此也心中有數,問題只是,美國要不要把自己的決心清晰化而已。
最近美國情報總監到國會備詢,認為美國應保持模糊,以免中共處處針對,也免台獨勢力上升。但美國今日還會害怕中共處處針對嗎?民進黨政府早已放棄台獨訴求,最近台獨大佬辜寬敏退出民進黨,辭任總統府資政,便是台獨勢力式微的表現。台灣最佳選擇便是保持現狀,增強實力,緊跟美國。
中共權衡局勢,不可能誤判美國的決心,關鍵倒在於自己的決心,是否大到敢與美國一決雌雄。而美國護台是否清晰,卻對盟國和台灣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盟國對美中衝突的參與度,取決於美國態度是否清晰,否則,一群小兄弟跟你衝,衝幾衝你卻溜了,那叫小兄弟如何做人?
美國態度越清晰,台灣人越有底氣,越義無反顧,馬英九的「始戰即終戰」論固然破產,島內親共勢力更沒有市場。美國越清晰,台灣越夠膽,台灣越堅定,美國越放心。
美國協防台灣事在必行,中共若想動武,便需下更大的決心,正常情況下,主動開戰的難度很大,但擦槍走火遲早會發生,而小規模碰撞會不會釀成大戰禍,歸根結柢還是考驗雙方的決心。
台海戰雲密佈,和戰之間隨形勢發展而轉化,該來的就會來,能避的就避得過,天意難違。
方圓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