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是五四運動102周年,這場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但昨日本港的官式活動中,僅以升旗禮等儀式頌揚民族復興,隻字不提民主、科學。特首林鄭月娥更只提及年輕人的公民責任與大灣區工作機遇。有學者批評港府斷章取義,閹割昔日學生的意義及精神。
官方節目《世界長征》昨日舉行宣傳活動,同場有制服團體代表朗讀《五四宣言》,內容包含「愛祖國」等字眼,惟五四運動的重要元素「民主」與「科學」則隻字不提。活動籌委會召集人梁唐青儀表示,「世紀長征」節目將談及包括六四和文化大革命的歷史,並指五四運動的青年人為保護國家走上街頭,與反送中青年理念「背道而馳」。
當年的這日,北京大學學生發動3,000人在天安門示威,抗議中國政府簽訂辱國和約,示威者火燒高官曹汝霖住宅。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社交媒體發文說,當時學生為挽回民族尊嚴作出「強烈抗議」,但未提及「火燒趙家樓」行為。他又讚揚國家在自強不息下克服危難,實現民族復興,但仍需居安思危,學生應多了解五四運動歷史,秉承「五四愛國精神」,為國家和香港社會貢獻。
中共把五四運動紀念日定為「五四青年節」,特首林鄭月娥昨出席行會前回應提問時更不提「五四運動」,僅稱昨日是「青年日」。記者問她對香港青年有何訊息,她提起通識科9月會由公民及社會發展科取代,希望培育年輕人公民責任及尊重法律,認為年輕人近年被誤導。她又說,香港在一國兩制享有獨特優勢,年輕人在大灣區有充裕機會。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批評港府對歷史事件斷章取義,甚至扭曲五四運動原本精神。他舉例說,五四運動的口號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現時政權卻閹割後半部份,忽視當時提倡民主與科學等民族自省行為及精神,「如果知道五四運動真係啲咩,就應該知今時今日不但冇民主,甚至係用科學打壓民主」。他估計,港府拒提五四運動學生的激進反抗行為,是忌諱市民聯想到前年的社會運動,「如果肯定五四運動呢啲做法,咁有雷射筆喺個袋嗰啲應唔應該告,又好難解釋啦喎」。